12月22日,冬至。
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阴阳在此转换,天地进入下一个循环。
南北朝时期《三礼义宗》中说:“冬至中者,亦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
这大意是说,冬至有三层含义,一是阴气最盛的时候;二是阳气萌生的时候;三是阳光直射点最南的时候。
冬至被视为“阴极之至”,所以到了冬至,人们便生活在万千禁忌之中。一个总的原则,是“不可动泄”。《周易》中有:“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立的节气,也曾经是最隆重的节日,甚至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相传,冬至祭祀始于周朝。“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祈求神灵消除疫疾,减少荒年、饥饿、死亡。
古籍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唐、宋时,冬至这天,皇帝要率领大臣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普通庶民百姓要祭拜逝去的祖先。明、清时,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文武百官要向皇帝呈递贺表,相互之间也要投刺祝贺。明《三藏法数》云:“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即便到了现在,南方很多地方,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至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对冬至更是重视,要在这一天祭拜祖先,不回家过冬至的人,会被视为不认祖宗的人。所以冬至也就成了合家团聚的日子。
古人说,冬至大如年。因为年,更多的是人间对新年的庆贺,而冬至是一年中至阴的时候,也是我们离祖先最近,最容易超越时空利益他们的时候。
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忆念三宝,忆念我们的祖先,保持心灵的宁静,把祖先与佛菩萨稳固地链接在一起,为他们打开解脱的道路。
每个人的轮回,都是因为没有和三宝发生过链接,生命就在苦海里漂泊沉浮。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皈依三宝就是“回头”,就是搭上了慈航。航即是船。这是三宝的船,是苦海中佛菩萨拯救众生的船。只要能踏上这艘船,生命就能够得救。
《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这是因为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所以,冬至前后是开始进补的最好时间。
古话讲“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性寒,冬天人的体内阴气虚阳气实,食用萝卜可以助长体内阴气平衡阳气。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对萝卜也极力推崇,他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
悟公上人常说:“冬至吃萝卜,一个冬天不生病。”不同的萝卜入不同内脏,对人体的作用也不一样。青萝卜入肝脏,可以排肝毒;胡萝卜入心,可以补心;白萝卜入肺,可以清肺。雾霾天多,空气质量不好的时候,多吃点白萝卜,可以排“肺毒”。现在人的血液不干净,肝毒多,多吃青萝卜是好的,健康的。
不仅如此,萝卜对于缓解感染新冠后的发烧和咳嗽,也大有裨益。
白萝卜拌蜂蜜退烧止咳:
1.备好新鲜的白萝卜和蜂蜜;
2.白萝卜切成丁装碗;
3.倒入蜂蜜;
4.套上保鲜膜腌制3—4小时;
5.直接食用或拿温开水送服,高浓度退烧,低浓度止咳。
冬至一到,意味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
民间流传着一首《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沿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春天就翩然而至。这81天,统称“数九寒天”,对于时下受新冠影响的我们,未来近3个月,也正是我们要倍加注意的防护期。
冬至,
“是日持斋修道,
即能致福也”。
愿每个佛弟子
都能依照自己善知识的教导,
如法修行,
快速积累自己的功德福田,
并将这份福德,
变成无处不在的温暖,
去温暖这个世界。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