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别让你的优点变成缺点

2022-11-26 00: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图片
图片


寺院里的这种清净、寂静,需要非常大的福报,我们一定要珍惜着。三宝地就好像一个无线充电模式一样,来到这里,就能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进入念佛修行的充电状态。

 

佛是不生不灭的,这个世界只要有佛弟子、有修行人,那佛肯定就在,佛就会加持我们。那我们既然在三宝地了,三宝也一定在。没有三宝哪里有三宝地,没有佛哪有我们这些佛子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天天提醒自己,“南无佛,南无佛,南无阿弥陀佛,皈依三宝、皈依三宝、皈依三宝……”,这样去恭敬顶戴。

 

如果只感觉到自己在,那就是业障了,因为我们这个身就是业报身嘛,你只念自己,你自己的身心世界就是业障,最后会发现唯有业在,其他什么也不会留下;如果感受到三宝在,那这个业报身就能替换了,就可以等待着转凡成圣。因为三宝就是彼岸,就是解脱。

 

念佛就会成佛的,只要我们念佛,就会解脱在、彼岸在。为什么要闻思呢?就是为了了解佛的含义是什么。

 

你想做菩萨就会成菩萨的,天台宗说“一心具十法界”,我们这个心王具足了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十法界,心的每一念都必落于一法界。

 

如果我们悭贪嫉妒、贪嗔痴,这就是地狱法界;看什么都不顺眼,对谁都心怀敌意、竞争,这就是修罗法界;天天在愚昧的状态,不明佛法的含义,沉浸在无意义的思维里面,就是畜生的法界;

 

如果我们能够具足五戒的功德,能尊重生命,有仁义礼智信的状态,就能相应于人道的法界;如果能断十恶、修十善,身口意清净——身不杀不盗不淫;口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意不贪嗔痴……就会相应于天道的法界;如果能够于这个脆弱的、虚伪的“我”照见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四大(指结合物体的四种元素:地、水、火、风)非有,那就是声闻的法界;

 

能看到万法都是缘起性空,一切因缘所生,本无实体可得,这样真如的空性不仅仅“人无我”,甚至在“法无我”上也能够很透彻,这就是缘觉的法界;如果再能了达情与非情都是同一种智,能同体大悲,能够运这个大悲,教化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这就是菩萨法界;如果法、报、化圆满,三身四智、福慧两足,那就是佛的法界。

 

当下这宇宙里,十法界全部具足,叫百界千如,当下即是。

 



图片
图片



我们这个“念”,为什么要刻苦一点修呢?因为没有福慧资粮,心量就打不开。心打不开,不要说死的时候“撇尔随它去”,当下都是随着阴境流转,随业而去,往往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有福德、有资粮,不仅仅可以不随顺它,还能于当下开显出四圣法界,超越出六凡(即六道),可以与佛、与菩萨同在。你看,虽然都是生命,但生命之间差很多的。

 

所以这就理解了师父为什么那么大慈大悲。因为他老人家有广大的福德资粮、深广的智慧,他视一切众生皆为父母,这样去利益众生。所以师父不管谁建的庙,只要请他,他都去加持的,他以他的威德去净化、去转化,让它在这个时代能如法,众生看到佛都会种下善根的。就像同样一个池塘,有人放生,也有人钓鱼,放生的人不会因为有人钓鱼,就嫌弃整个池塘,这就是各发各的心,各做各的事。

 

我们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或者福德资粮修到一定程度,才会有那么大的肚量去理解师父。师父是那么一个广大心量的人,如果我们心量小,如果我们小家子气,就没办法理解他。

 

人为什么会小家子气?因为没福德。没有福德的人,别人把福德送给他,他都不要。不单单不知道珍惜,甚至他还会丢弃。

 

我们来到三宝地也是的,如果不知道珍惜,还在里面生烦恼,这就是没有福德的相,这就是轮回的习气。有一些人面对三宝,眼含着泪,特别珍惜。寺庙是因为诸佛菩萨的福德才存在的,我们在这里的每一天都不是该我们在这里的,都是三宝的慈悲,摄受我们在这里的。

 

图片


所以我们记住,在一天就赚一天,能有这个奉献的机会,要心里面感恩。不能把我们在这修行的、奉献的,变成发脾气的理由。

 

有的人做事能力很强,修行也精进,也特别地会奉献,但是脾气也很大的,有时候他做的这些功德,最后会变成发他脾气的资粮。他觉得我这么优秀、我这么努力、我这么杰出,你竟然还这样对我……他往往注重在自己的工作上,他对别人的包容性会不大。

 

有的人表面看着好像不是很精进,但是他正念护持着,很调柔,走路也比别人慢一点,做事也慢一点,连说话也慢一点,他就连笑都慢好几拍,这也有他的好处,会比较有包容心。

 

所以我们要反省,要取别人精进的、好的一面,但另一方面我们要防止自己的短处。千万不要把自己有功德的层面变成骄傲的本钱,甚至嗔心的本钱,要努力把它变成积累资粮的本钱。要把优点变成优点中的优点,不要变成优点的缺点。

 

修行路上,往往在不知不觉当中,优点就会变成缺点。在三宝地里,大家都是修行人,三宝的对境是很殊胜的,如果我们知道惭愧,能自我谦卑,有忏悔的状态,这是很有功德的,是非常好的状态。就怕不承认自己“往昔所造诸恶业”,我们不仅不知道自己的佛性、菩萨性,轮回习气我们都不知道的,所以大家要天天听法、天天听法,慢慢地熏习。





图片
图片

【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即使有一万个理由,也不要做情绪的奴隶

道宣律师问天人,人间做何功德为最大?

这就是《心经》里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清凉福城】持戒达无漏

如果皇帝的老师来教你……

这四个字,是修行的核心

古刹四时|这里,有你的故事吗?

吃饭穿衣里的道心

因果,到底能不能转——《胜智大悲》第二集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梵施国王舍弃口粮
· 修行为什么不成功?
· 【妙法堂记要】如何让苦行也变成功德
· 真正发起了菩提心,心就有力量
· 【孝心的力量】报父母恩|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 修行退步了?别担心,这也是一种瑞相
· 这是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
· 要想离苦得乐,这一点很重要
· 大象舍身救人
· 修行要如鱼归海
· 【妙法堂记要】怎么确保修行的路走得安全
· 一旦觉悟,就截断了这个轮回之流
· 【依止善知识】师恩难忘|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师父同在
· 不要辜负殊胜的法缘
· “无我”,是可以实践的
· 哪一个法最殊胜?
· 王子施药
· 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 【妙法堂记要】不要把功德变成嗔心的本钱
· 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地狱由心生 ||《地藏菩萨传》(第43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