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堂记要】如何让苦行也变成功德

2022-11-25 10:00:00 发布: 人气:8


图片
图片

传承

图片

中华

圣贤


精神


图片

我们常说四恩总报,这个四恩的出处就在这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我们也需要学习分享,也去弘扬这部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


这部经第二卷的发起很有意思的。是五百长者出来跟佛陀请法,他跟佛陀说,我们喜欢解脱,喜欢成佛道,但是呢我们不喜欢苦行。


他说你跟我们讲苦行,我们就不乐意听,苦行的音声我都不愿意听,先是这样的。


大家都喜欢乐行,哪喜欢苦行啊,对不对?


都想速速地成佛,速速地解脱。那久劫勤苦,众生心想不要提这个,这个我受不了。


实际上佛陀就是回答了他们这个问题,为什么一个菩萨要久劫勤苦,为什么?


因为要报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


图片


从佛菩萨度化我们来说,如果我们得佛益了,我们不把这个分享出去,我们也对不起佛菩萨。


还有一个,过去这些众生都曾为我们的父母,他们如果还在苦海里沉沦,你竟然视而不见,你先跑了,这也不行的。


所以佛陀在这里才讲了四恩。你要懂得四恩了之后,你就知道为什么菩萨要久劫勤苦,要“众生无边誓愿度”。


如果没有佛陀来讲,我们连知恩的这个智慧也没有,我们连报恩的能力都没有。我们连想都不想,更谈不上报恩的愿力。都想自己得到乐,赶快跑,谁还管他人啊。


佛陀在这里讲了四恩,就是讲解为什么我们要修苦行,一切苦行都是为了众生的呀。久劫勤苦就是为了利益众生的。


图片


所以我出家那个时候,住在大佛寺的时候,我听法师讲经就说“一个能持戒的人,一定是因为他的大悲心,一定是因为他的大悲心很炽盛。


这么多年一直我在想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人持戒他的理由是什么。


如果你对众生没有产生大悲心的话,你不会觉得我持戒会得一种福德、威德力——有了这种福德、威德力,我是可以利益众生的。


图片

一个持戒无漏的人他为什么会得定啊?因为戒是无漏的,你持戒他就得无漏。

然后持戒得无漏才能得定。


定到一定程度,资粮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开智慧。


持戒也等于是充电。小乘持戒是以堵漏为主。你先把漏堵住了,那堵漏的时候它同时也是“充电”的。


为什么要持戒堵这个漏?有的人想:那明明我这个放逸,我这个开心多好。


一个人为什么会犯戒,他就是因为他贪求自己的快乐。


财色名食睡都是自己的欲望,都是“我要快乐”才会发生的。


图片


为什么要把这些戒除了?其实一个人不损害众生,自己也不放逸,这个都是有大悲心的缘故。


如果你妈妈在那个医院里在治病,要等着钱花,你不拼命地赚钱啊。


持戒就是赚功德钱。你赚了钱,你要去救你有缘众生的呀。你否则要救的时候你啥也拿不出来。


图片


那我们宝贵的有限精力,我们怎么能利益众生最大化?我们出家人自由是很重要的,你自由才能为普度众生,你才能为一切众生服务。这个自由是从业里面解脱出来,这个解脱你要靠持戒得来


你说师父怎么对你加持?让你能对三宝修福慧,就是对你的加持,要你主动去修的。你不主动修,你值得佛菩萨出手来给你福报资粮吗,救了你干嘛,对不对。


所以我们一定要断习气,这个除业障很重要,你习气不除,你充了电又去干那些不好的事去了。


图片


佛菩萨是福德无量无边的,我们读了《法华经》就知道,佛比喻那大富长者是没有办法计算他的财富的。


我们这些贫子缺的不是财富,我们已经是三宝弟子了,你首先认准三宝的家门,然后你好好干。


你看那个大富长者,卸珍着弊,把那个珍贵的衣服脱下去,穿着打补丁的,脸上还抹一点锅灰,弄得脏脏的去靠近他流浪的儿子。


这个小孩子如果自己没道德,让他当家做主他会犯错的。所以从扫地、除粪这些开始干,然后当管家……我们修行一样的,整个一路还要人格的完善啊,要记住啊。


所以世间法也好,出世间法也好,修任何法前提都有一个人格完善。这是一个基线啊,最基本的。



图片


我们守五戒、十善,乃至种种的戒律,来庄严我们的身心,这实际上很基础很基础的。


而且这样才能蓄集我们的生命力,你才能够利益众生。


所以这个问题,一直要思考,为什么持戒要靠大悲心?


图片

弘一法师


你看弘一法师他那么具有大悲心——他不仅仅要持这个戒律拯救他自己,他也要振奋起当时我们的佛教界。


我们整个佛教要把戒律振兴起来,整个国家、这个人民、这个民族就有高尚的行为准则。


你有了高尚的行为准则,你命不会差的,他用这个救国的呀。


弘一法师这个人他是教育家出家的,他苦苦的几十年思考着怎么能够救国难。他跟蔡元培他们都是一辈的人,都是想着这个国家往何处去,国家与民族的振兴要靠什么,最后他选择还要靠道德。靠道德啊,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一定是道德。


所以弘一法师他不仅仅是说对某个人的悲悯,他是对国家民族的悲悯,对人类文明的、文明延续、文明振兴的悲悯。他才那样子克勤克俭的,那样子地去持戒,给我们做行为的模范、文明的示范。


图片


我们师父也是这样,他在宁波观宗寺读书的时候,就听到了那句话——“他国作乱,我国安宁”,十几岁这一位菩萨他就在想,为什么他国作乱,我国能安宁呢?


所以我们不能够空空的把这句话就听过去了,这里面意思是很深的。


我们师父一直到国清寺禅堂里,他才忽然一下明白这句话。为什么?他自己禅堂里得轻安了之后,他知道他自己是有国的。


一个生命当自己功夫落堂了,这时候他知道,我的心就是一个国,我的心如果安了,就是我国安宁啊。我国一安宁的时候,无论外面怎么样,他国作乱,跟我不相干的呀。所以才叫“我国安宁”。如果你的心连国都没有,你怎么安宁啊。


现在人心为什么忧郁症、躁郁症啊,因为我们心里没有国的呀,我们的神识都没有落到我们的肉体里,没有落堂啊,身和心是分离的。


很多人的痛苦,他不是物质的苦,他是精神的苦,他的心跟他的身没合在一起。现在就一个手机就足以让人身心分离了。


图片

孔子


这个孔夫子早就总结了,他说一个没定力的人,他闲着会出祸的。


首先他身心都会不健康的。普通的人他劳作起来挺好的。我们出家人为什么重视出坡干活,劳动是修福报。


不散乱是有功德的。但是如果你在散乱的时候,你能替三宝干点活也是有功德的。干干活,活动活动,把神拉回来,身心合一。散乱的时候能学会安放自己,然后再让你定,一下就会很定的。


所以达到这个“他国作乱,我国安宁”,对于普通的人来说,他很长的路要走的。在我们学佛的人来说,这也是要很认真对待的。


你首先找到你的国,你没有明心见性,你的国在哪儿,你要找到它。


图片


像《地藏经》一样,听到菩萨的名字了,有个地藏、地藏。


地藏在哪儿,你要去找的,你要去追寻的,要去膜拜的。从名字开始,你慢慢明心见性了,看到它了,看到一点轮廓了。


虽然看到轮廓,但里面内涵了解的还不多的,模模糊糊的。后面要越来越清楚,越来越仔细,最后甚至有质感。


佛陀是马上就能见到地藏菩萨,文殊菩萨能见到祂,诸大菩萨能见到祂,我们众生怎么能见到地藏菩萨。这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有善知识了,我们在学习,在这条道上走了,然后你能够听到祂的名号了,然后去思悟,去积累资粮。


“我国安宁”也是这样的,要找到这个国就不容易的,这要费很大的力。但只要去找,肯定会找到的。因为这个“国”,别人也抢不去,它本来就在那儿。认识了之后,能安宁了,你不仅仅说“他国作乱,我国安宁”,就是“我国安宁”,都能令“他国作乱”给它一个强大的安定剂。


图片


在那样的年代你看,我们师父他老人家他的这个几十年,这渡劫一样。


但是有他们这些大修行人在,就成为那个时代的安定剂呀,多少众生因为他们心有光明,心中有希望,心中有法喜。


我们师兄他就跟我讲,几十年前师父一回岱山,一听说了,他们哪也不去了,师父走到哪儿,他们跟到哪儿。


师父走到谁家在谁家讲法,他们也吃到那家、睡到那家。


那我们师兄他老人家了不起啊,他有这种对善知识的这种清净心,这种对法的意乐,这说明他善根很大。


世间还是有很多很多大善根的人。


所以我们师父他就会成为那个时代的灯光,社会安定的一个力量、一份温暖。师父老人家温暖了多少人啊。




图片
图片
图片


希望我们也是常常地提醒自己不要退转,在学佛这条路上,在我们的骨骼、在我们的肌肉、在我们的皮肤、在我们的脑细胞里面,普遍地种下这个佛法的莲花,留下功德的痕迹,把这个岁月变成我们功德的积累。


——传喜法师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 (2022)0000575

图片



微信文章往期甄选:

三皈五戒的六十一位护法神详解
【新年吉祥祈福】《大吉祥经》合集三集全 {精美版}
新年念诵《心经》遣除违缘、福慧增上
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
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
念佛菩萨的名号,到底有怎样的奥妙?
【新年吉祥】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
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什么会这样?
修行人有这样的品格非常重要
原来如此:找到自性的方法
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聊天的深义

图片


相关文章
· 真正发起了菩提心,心就有力量
· 【孝心的力量】报父母恩|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 修行退步了?别担心,这也是一种瑞相
· 这是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
· 要想离苦得乐,这一点很重要
· 大象舍身救人
· 修行要如鱼归海
· 【妙法堂记要】怎么确保修行的路走得安全
· 一旦觉悟,就截断了这个轮回之流
· 【依止善知识】师恩难忘|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师父同在
· 不要辜负殊胜的法缘
· “无我”,是可以实践的
· 哪一个法最殊胜?
· 王子施药
· 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 【妙法堂记要】不要把功德变成嗔心的本钱
· 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地狱由心生 ||《地藏菩萨传》(第43回)
· 【中英法德意泰葡西俄九国语种视频荟萃】多语种“诗词大会”,共读寒山诗|与圣人心心相印
· 这部经教我们如何“随愿往生十方佛国”
· 优昙花开——《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讲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