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首先要认识烦恼、研究烦恼,把“烦恼炸弹”的“引信”给拔除掉。因为无论大小,无论种类,每个烦恼最终都会通向自己、伤害自己。所以修行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消除烦恼。
文殊菩萨的五字真言:嗡 阿惹巴匝纳德。“阿惹巴匝纳”,这五个字就代表了五方五部佛。
以五方五部佛的智慧,就可以观照、对治我们生命的贪嗔痴。
“嗡”,是诸佛的身体,诸佛的加持力就笼罩我们的身心灵世界。
“阿”代表中央,既指中间的孺童文殊,也代表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代表本寂无生、根本清净无生门,转众生的根本无明为法界体性智。
“惹”代表东方,既指东方的聪明文殊,也代表不动佛,代表金刚部降伏魔军,发菩提心断一切魔根,代表圆成实相无动门,转众生的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所以一个人的恶业用什么对治?就用持戒,戒体就是金刚无染的。
“巴”代表南方,既指南方的智慧文殊,也代表宝生如来的宝生部,断除众生对外在财富的贪根,证得法界真如平等门,转众生的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
用精进对治散乱,用布施对治贪执,这就是宝生部的功德力。
“匝”代表西方,既指西方的狮子文殊,也代表西方莲花部,降伏众生瞋的无明,证得妙观理趣净土门,转第六分别识为妙观察智。
“纳”代表北方,既指北方的无垢文殊,也代表北方不空成就佛。
这是诸佛的事业、羯磨部,降伏众生的痴根而证金刚菩提解脱门,转眼耳鼻舌身的识为成所作智。
后面的五个“德”,就代表五分法身德: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所以“阿惹巴匝纳”
就转一切众生之根本无明为法界体性智。
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转众生的末那识为平等性智。
转众生第六意识的分别为妙观察智。
转众生眼耳鼻舌身的造作为成所作智。
这才是转染成净,转烦恼为菩提,转识成智。
我们要好好地念文殊菩萨的五字真言。念过十万遍,你就知道不一样了,第二个十万遍,感觉又会不同。
世俗的饭菜,一天吃三顿我们都不会疲厌,更何况是以法为食?所以要一遍一遍地去重复。
这五字真言,我们要用最清静、虔诚的生命去顶戴祂,奉献所有的智慧去皈依祂,把我们的生命都化成祂。
能以智慧为生命,禅悦、法喜都由此长养。所以这个法门是可以成佛的法门,佛菩萨救度众生的大悲行愿,也都从这里而来。
——传喜法师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