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修福报,无我修智慧

2022-06-29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我们的习气、业力像蛇一样,修行就是要把这些恶习清除掉。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如果你心中有蛇的话,怎么能安心睡觉呢?为什么要戒除贪嗔痴?因为贪嗔痴是有毒的。我们被蛇咬一口不会轮回,但是贪嗔痴会让我们轮回,实际上我们的贪嗔痴比蛇还要毒,比蛇更可怕,所以佛用这个作比喻。


我们的智慧像大鹏金翅鸟一样,为什么大鹏金翅鸟站在佛头上面?这代表着佛的智慧、佛的观察力、佛的力量。我们每个人修行的时候,有了观察力,有了勇气,就有了精神的力量。有了精神力量,不仅能驱逐黑暗,把不好的修正掉,还能把内在贪嗔痴的毒清除出去。


蛇最怕老鹰了,老鹰用爪子抠住它,用嘴一叨,鹰的嘴像金刚嘴一样,蛇就跑不掉了。我们就要这样把贪嗔痴的毒稳操在手,然后把它丢出去。有了这样的智慧,就不仅有破恶、破习气的能力,同时也具有了报恩的能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就好像你工作赚了钱,可以用钱来尽孝。修行也是这样的,当我们有足够的功德力时,这功德就可以回向,就能帮助爸爸妈妈消灾延寿,这也是我们被称为“香火”的原因。


“养儿防老”这句话,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成,自己老了的时候孩子在衣食住行上能够照顾自己。这是解决不了“老苦”的。如果有了信仰,“养儿”不仅可以防肉体的老,也能防生老病死的老。修行的功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拿秤也称不到,但是就像手里捏的钱一样,你的内心会有一种感受。如果现在还没有这种感受,慢慢修,有一天你会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功德。


现在的你可能没感觉到功德有多少,但是你有没有感觉自己的业障在消?有没有感觉心本来很烦躁,现在慢慢静下来了?有没有感觉本来身体储存了很多业障,这里塞,那里栓,现在慢慢有点放松了?消业障是有感觉的,增加福报也会有感觉的。没有感觉也很正常,虽然你现在没感觉,请问有没有功德?有呀,这也是可以回向的。


图片


修行要平平静静的、平平凡凡的,做义工的时候要有“我”,要认真地、专一地、勤劳地去做,这叫修福。我们生生世世都在为自己做,现在我们是无私地为三宝在做,所以能加入这个行列里来,我们要替自己高兴,同时也要发菩提心,替这个世界愚昧的众生修福报。


我们过去跟他们一样,现在我们突破自我了,要把这些功德分享给他们,要代替无量无边的众生在三宝地做义工。干活一停下来马上入定,要入无我,这样才能得清凉灌顶,清凉就置换进来了,就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了;如果有“我”的话,清凉是清凉,你还是热恼的你。


所以,今天的金句要记住:“有我”修福报,“无我”修智慧。“我”的佛性是没有父母的,是不生不灭的。所有法界一切如母有情,他们的佛性都是不生不灭的。






图片
图片


请问我们每个人的佛性是爸爸妈妈生的吗?不是的呀!我们的佛性是谁生的?有没有生者?没有的,所以叫“无生”。


请问,哪一天我们的色身灭了,我们的佛性会灭吗?这个色身被送到火葬场烧了,我们的佛性会被烧掉吗?不会的,佛性是不生不灭的。懂了这个道理再念《心经》,就能念到里面去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在佛不增,在生不减,我们要去悟这个般若智慧。


皈依三宝就是皈依自性三宝,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皈依三宝就能改变命运。我们学佛了,就永远不要再轮回了,轮回是很苦的。


出三界,这个课题很大。我们现在要先出欲界,欲界的众生感情很丰富,有男有女,有欲望。这个课题先解决了,再解决色界的问题;色界的问题解决了,再解决无色界的问题。这门功课是很不容易的。


不管怎么样,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解决三界所有问题了。阿弥陀佛既能解决欲界的问题,又能解决色界的问题,还能解决无色界的问题。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修行路上,好事不嫌多


图片

这个咒语汉传佛教每日必诵,能消灾免难,成就万种吉祥


图片

“无我”的最后一跃

图片

努力与佛保持无线充电状态

图片

你要努力成为茫茫苦海的梯航

图片

原来,“我”是业力流扫描出来的结果

图片

佛诞吉日上堂法语|祥瑞遍天地

图片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成就?

图片

别让心太匆忙,忽略了满眼的春光

图片

怎样正确打坐(一)|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要点详解

图片

天地降人才,会选择怎样的家庭?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知行合一
· 世出世间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 【佛教故事】人生不可不知——世上有五件事最不可得
· 【绍云老和尚】 手机——扰乱修行的最大障缘
· 茫茫苦海,你想成为众生出苦海之梯航吗?
· 关于孤独这场误会
· 这个咒语汉传佛教每日必诵,能消灾免难,成就万种吉祥
· 修行路上,好事不嫌多
· 五台山和文殊菩萨的“神”与“奇”
· 忏悔罪业最快捷的方法
· 龙女成佛|文殊菩萨(七)
· 无论在任何时空忆念佛陀,都会得到巨大的加持
· 地藏的大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地藏菩萨传》第26回
· 情商与智商的一个重要指标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13)
· 缁门麟凤,台宗泰斗〡天台宗四十三祖谛闲长老纪念日
· 文化改变基因,改变命运
· 在五台山,文殊菩萨显圣的一段奇遇
· 点亮心灯的时候
· 功德和福德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