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是为了生定、发慧

2022-06-10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敬白大众,

安居已过二十五日,

余六十四日在,

当勤精进,谨慎莫放逸。”


“依教奉行!”


图片

佛教里的安居法会是非常盛大的,佛陀每年都会带着贤圣僧团安居,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现在进入末法时代也已经一千多年了,安居法会还在进行着。


只要我们如法如教地行持,佛的威力就会显现,实际上这个当下就是释迦佛陀的力量、事业、悲愿的显现。安居会上诸佛菩萨、贤圣僧团连成了一个大的共同体,我们也是整体中的显现。



图片


越来越近


离佛的实相


持戒,




这个安居期间,我们出家人来学戒,戒是佛陀悲悯故,为了防止我们堕落而制定的。众生的无明烦恼重,对行为的抉择也不明晰,所以佛陀把自己的智慧通过这种行为的准则传递给我们。戒是佛的身,当我们守持戒律的时候,佛陀圆满的身功德就显现在我们身上了。


实际上戒律太微妙了,里面也具足了定;当我们能精准地去抉择、把握的时候,这里面也有慧,所以持戒的时候也能够显现出定和慧。由于持戒的缘故,我们忆佛念佛的时候,心就跟佛在一起了。

图片



图片

而且戒有本位,小乘戒有小乘戒的本位,大乘戒有大乘戒的本位。我们持着这样的行为准则,就是在住持三宝,那理体三宝呢,它的偏重点就是大乘的菩提心戒了。乘着这个戒,我们离佛的实相就会越来越近。





滋养


都变成


把任何法


图片
图片




大家学戒的时候也要非常调柔地、谦卑地、惭愧地学,不要因为佛陀的这些教法而增长我们的有理嗔,这点一定要注意。任何的法回归到我们这里都要变成滋养,这样我们在菩提道上才能走得远,这一辈子才能越来越增上。


一个充满烦恼的人,无论学什么容易变成烦恼,并不断炽盛,最后学戒变成不善的因缘。但众生是可以教育的,过失是可以遮止的,否则佛陀就不会显现了,也不会创立佛教了,佛法更不会传播到今天。


法无定法,我们也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但是只要我们很乖巧地、如理如法地去学,我们就会增上,诸漏就会被遮止,功德就会慢慢地积累起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SPACE  DESIGN


持戒是工具,

生定发慧才是我们的目的。

那发了慧呢,

慧又可以回过头来护戒,

戒体能被回护得更完美而不断增上。我们不断修行,

戒体也会越来越清净,

戒德会越来越丰满,

戒品会越来越高,

三者会相互增上的。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修行不是嘴上功夫

图片

这颗糖,还要吗?

图片

汨罗江边的点化,亘古而长青

图片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8)


图片

被误解多年,历史上的他竟是宰相之子

图片

端午节,快来领取这份特制福粽!

图片

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大悲心而成道

图片

不要把向道之心变成缺点

图片

修行的漏洞,可以提前规避

图片

当你战胜它的时候,外在是没有敌人的

图片

无常的生命,也可以“死而不亡”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虚云老和尚开示持五戒的功德
· 我是谁?
· 印光大师:圣贤之学,修身而已
· 倡议 | 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共同发出崇俭戒奢倡议
· 地狱,即在众生的业力中 ||《地藏菩萨传》(第23回)
· 愿你成为生命的勇士,打破与他人的隔阂
· (明)宝华山见月律师《一梦漫言》(三)
· 佛是怎样应众生根基而说法的?
· 北齐佛教造像之美
· 生命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 凭深厚内德赢得尊重
· 世界海洋日|关于守护这颗蓝色星球,我们该给孩子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 竹窗下,莲池大师写了啥?| 第六篇:鬼神可以信奉吗?
· 人类的最大课题,这六个字给出答案
· 高考时间,考场外的家长该怎么“神助攻”
· 这颗糖,还要吗?
· 虚云老和尚关于《楞严经》的开示
· 此生无悔
· 绍云长老:关于用功实修理路的珍贵开示(二)
· 祝所有考生智慧如海,心想“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