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敬白大众,
安居已过二十五日,
余六十四日在,
当勤精进,谨慎莫放逸。”
“依教奉行!”
佛教里的安居法会是非常盛大的,佛陀每年都会带着贤圣僧团安居,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现在进入末法时代也已经一千多年了,安居法会还在进行着。
只要我们如法如教地行持,佛的威力就会显现,实际上这个当下就是释迦佛陀的力量、事业、悲愿的显现。安居会上诸佛菩萨、贤圣僧团连成了一个大的共同体,我们也是整体中的显现。
越来越近
离佛的实相
持戒,
这个安居期间,我们出家人来学戒,戒是佛陀悲悯故,为了防止我们堕落而制定的。众生的无明烦恼重,对行为的抉择也不明晰,所以佛陀把自己的智慧通过这种行为的准则传递给我们。戒是佛的身,当我们守持戒律的时候,佛陀圆满的身功德就显现在我们身上了。
实际上戒律太微妙了,里面也具足了定;当我们能精准地去抉择、把握的时候,这里面也有慧,所以持戒的时候也能够显现出定和慧。由于持戒的缘故,我们忆佛念佛的时候,心就跟佛在一起了。
而且戒有本位,小乘戒有小乘戒的本位,大乘戒有大乘戒的本位。我们持着这样的行为准则,就是在住持三宝,那理体三宝呢,它的偏重点就是大乘的菩提心戒了。乘着这个戒,我们离佛的实相就会越来越近。
滋养
都变成
把任何法
大家学戒的时候也要非常调柔地、谦卑地、惭愧地学,不要因为佛陀的这些教法而增长我们的有理嗔,这点一定要注意。任何的法回归到我们这里都要变成滋养,这样我们在菩提道上才能走得远,这一辈子才能越来越增上。
一个充满烦恼的人,无论学什么容易变成烦恼,并不断炽盛,最后学戒变成不善的因缘。但众生是可以教育的,过失是可以遮止的,否则佛陀就不会显现了,也不会创立佛教了,佛法更不会传播到今天。
法无定法,我们也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但是只要我们很乖巧地、如理如法地去学,我们就会增上,诸漏就会被遮止,功德就会慢慢地积累起来。
SPACE DESIGN
持戒是工具,
生定发慧才是我们的目的。
那发了慧呢,
慧又可以回过头来护戒,
戒体能被回护得更完美而不断增上。我们不断修行,
戒体也会越来越清净,
戒德会越来越丰满,
戒品会越来越高,
三者会相互增上的。
——三参法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