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观看《天台宗纲要》第29集
时长:45:37
藏、通、别、圆,
藏教的人如果往生极乐世界的话,
那可以生到凡圣同居土;
通教可以生到方便有余土,
别教可以生到实报庄严土。
所以我们学天台宗纲要,
这是不是净土法门?
就是的。
/
/
/
虽然别教的但中佛性还不是真正的中道佛性,但也要登初地后才能证得。我们初学佛的人哪里能够登初地证但中佛性呢?
那我们怎么修呢?静权大师就教我们,先在名字位仰信但中佛性。仰是敬仰的意思,对但中佛性有好乐心。所以一位大修行人也说:对般若教法哪怕不懂,但就天天念,“我喜欢般若教法,我想学般若教法”,就这样念给自己听也是功德无量的。
/
/
/
请问别教里有菩提心吗?还没有。所以我们每天说,为了一切众生的解脱而发无上菩提心,这其实是在说假大空的话。
别教里还只是真正发心。发真正之心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要问自己:我们的心真吗?我们的心正吗?我们连真正发心都没有,更别说菩提心了。无上菩提心是什么?就是佛的心。
/
/
/
“空、假、中三观为通,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为塞。”我们有没有这三惑?实际上我们还只能讲见思惑,无明惑、尘沙惑,那要别教才会讲到。
如果对我们来说是塞,那就要把它破掉。见惑、思惑我们都有,我们也没断,这些塞塞的是什么?是不是我们的智慧?是不是我们转凡成圣的路、通向极乐世界的路?这些“路障”都是要把它去掉的。
/
/
/
以前有个老太太来跟我师父说:“师父呀,我这个人没有智慧呀,没福报呀,我其他的修不来,我只会念一句佛号呀!”我师父看看她,然后看看我,我就知道师父什么意思。只会念阿弥陀佛,这口气多少大呀!
别教的境界已经这么高了,都还没有阿弥陀佛的名号。只有圆教才讲到阿弥陀佛、十方诸佛的佛国。佛国的威德、佛国的清净,只有到圆教里才有。
我们因为在大乘佛国,可能一学佛就念《阿弥陀经》了。但《阿弥陀经》是什么经?这部经连大智舍利弗都没有问的机会,是佛无问而自说的。我们跟舍利弗尊者怎么比?
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我们连有量光有量寿都还没明白。如果不是佛来跟我们说,我们哪里知道自己有见惑、思惑,哪里知道自己属于什么境界、什么因落什么果?所以就很惭愧,学别教就已经很惭愧了。
/
/
/
《中论》 龙树菩萨
自作及他作,共作无因作,
如是说诸苦,于果则不然。
苦若自作者,则不从缘生,
因有此阴故,而有彼阴生。
若谓此五阴,异彼五阴者,
如是则应言,从他而作苦。
若人自作苦,离苦何有人?
而谓于彼人,而能自作苦。
“苦若自作者,则不从缘生,因有此阴故,而有彼阴生。”刚才念的是无明,都从无明就有苦,又以这个苦为因,就“无明缘行,行缘识”,行也好,识也好,都是属于阴的。
“若谓此五阴,异彼五阴者,如是则应言,从他而作苦。”五阴也叫五蕴。我们自己就在五阴的状态里。以五阴的无明,无论怎么折腾,都是“从他而作苦”,糊涂人做糊涂的事情。
“若人自作苦,离苦何有人?而谓于彼人,而能自作苦”。在糊涂的状态,人是糊涂的,做的事也是糊涂的,结的果是糊涂的果,所以也是苦的,从苦入苦。
(六)十乘观法
第一、观境
第二、真正发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第四、破法遍
第五、识通 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