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tor
我们很幸运
在修行路上能遇到他
如果我们的僧宝里有圣贤之相,如果我们传承的前辈有圣贤之德,这对我们的修行之路是无量无边的加持。就像我们来分享佛法,因为佛法无上尊贵,所以很多人很谦虚,他懂也不讲,那我们呢,不懂也讲,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子呢?
一是对佛法的恭敬,在分享当中相互进步吧。我们来分享佛法,不是说我们自己有多正确,是佛经很正确,佛法很神圣,我们一起学的时候,必然每个人都会得到觉醒、觉悟,得到对佛法的受用,如入香光之室,身心自然就得染香光。制造大家学法的因缘,推动大家学法的热情,乃至提高学佛的频率,以这样的因缘我们共入法藏。
还有一个就是对自己师父的感念。佛教界一般是很吝啬讲自己师父的,往往是把对师父的情感珍藏在内心,鼓舞着自己前行,很少拿出来分享。因为你讲师父,别人可能有时候也会想,这人天天拿师父当虎皮,是不是要通过赞美师父来自我抬高啊?以后你们就会知道,你不好意思对别人赞叹自己师父的。
那作为我,是在师父悟公上人座下出家的,出家之后一直亲近的就是师父。大佛寺虽然出家人也很多,但是基本上我生活的重心、修行的重心就是跟师父在一起的。因此我的受益也多,而且这种受益它会发酵,只要提到佛法修行,好像自然就与师父没有办法分开。不管我什么时候对佛法感悟,总能想到师父,师父讲的话也总萦绕在那里,一层一层的含义,如芭蕉一般,一层一层地剥进去,回味无穷。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忍心这样一位高僧大德在人间很快淡化掉。这个五浊恶世要出一位高僧大德是不容易的,诸佛菩萨应化到这里来,有多少都是在默默无闻中就失败了。能够从头到脚走得很完美,修行的路很完美地呈现出来的,是不多的。
河南有一种官窑叫钧瓷,他们跟我介绍说,钧瓷的烧制是非常非常难的,多少件也成品不了一个,所以钧瓷就显得非常非常的宝贵。我们的修行人也是这样,纵使是佛菩萨再来,要想在这个世间,很完美地呈现出大善知识的形象,也是非常稀有难得的。
我常常也这样想,我们这一世非常幸运,如果下辈子还来地球上,还能这么幸运吗?还能在滚滚红尘中想起佛法吗?不要说来世了,大家想想就是此生的信仰,你能坚持多久?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点亮万盏灯》
(悟公上人圆寂十五周年时,传喜法师所作感怀)
我看过一张黑白的图片,文字说明里写着:一九三零年,一个教授买了一只小猩猩,让它陪着儿子一起成长。他本来的用意是想看看猩猩在人类社会里成长,能学会多少人类的行为和思维。结果试验了没多久,他马上把这只猩猩跟自己的儿子分开了,因为他发现猩猩没有学会人,他儿子倒学会猩猩的了。最后他得了一个结论,成长是困难的,退步是容易的。
所以我们要知道,来娑婆世界,你怎么会玩着玩着变佛菩萨呢?这也是我们要求愿往生极乐世界的缘故。我们叫凡圣同居浊土,极乐世界叫凡圣同居净土,哪怕我们根器再好,你就是菩萨来的,玩着玩着也可能变成猩猩了。
所以像我们师父这么完美的,太稀少了。能够度化这么多众生,兼顾这么多寺院,最后预知时至、身无病苦、意不颠倒、自在往生,圆寂前三天留下这样的讲法影像,在佛教界也是罕有的。多少人秘密地自修,也会往生得非常精彩,但是弘法这么广大,摄受这么多弟子,最后还能不生病、自在往生,能走得这么潇洒,这需要多大的功力啊。
那时候我在师父身边,师父常常自言自语地重复“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他也经常讲灵岩山一位老和尚的话“自修自了自安排”。我那时候想,师父为什么讲这样一种境界呢?实际上这也是修行人的一种证明,活得洒脱,最后走得也要洒脱,这是不容易的。
所以人世间这么难得的一位圣者,我们要隐没他的德是有罪过的。我们是打内心真诚地去赞叹,也是真正地去分享,别人会怎么想,也无所谓的。在这个时代弘扬师父的功德,让大家能够看到一个修行的榜样,鼓舞着大家前行,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确实很幸运,跟着师父这么久,师父身口意的所有示现,我们也一直在领悟、消化……
悟公上人十六周年圆寂纪念期间,古文殊寺启建为期三天的《妙法莲华经》内部诵经法会,朗朗诵经声中,洁白的梅花接连盛放。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