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可以承接重任?

2021-11-12 00: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达摩祖师出家前

是南印度香至王的三太子,

很年轻就出家了,

剃度的恩师直接就是

禅宗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

他这么高的悟性,

又到一百五十岁才来中国。

祖师要把无上的佛法带到中国来,

他要蓄积多大的能量啊。



图片


为什么我们老是会说一苇渡江?一苇渡江也是一种证明。什么样的人把芦苇往江面一丢,踩着就过长江了?什么样的人能在五乳峰通玄洞,不分昼夜,不吃不喝,一坐就是九年?


他坐在那里一句话不说,所以有人还问,你就往这一坐,你来中国干什么?在中国,这样无上的佛法要传,会有多大的反弹力?他坐在那里一句话不说也碍事的。他默默地承受着,秘密地加持着,用他深厚的功德力、广大的愿力,来遣除这一波一波的业力。


他被六次投毒,最后才告诉弟子:“我时间到了,我再不死他们不安的呀,我还是死给他们看吧。”第六度服毒,然后就涅槃了。五次服毒都可以不死,第六次也可以不被毒死的,他为了安人心而已。


图片


● 纪念他,对我们有意义。



为什么到现在我们还要纪念他?因为他是一个不生不死的人,纪念他对我们有意义。在授记里,达摩祖师的教法要在中国传播三千年,难道四千年后就不灵了吗?作为他是没有问题的,是众生没福报了,众生不懂得这个道理了。


现在已经过去一千五百年了,我们社会人心是怎么样的?再过一千五百年,你能想象那时候的人吗?


所有达摩祖师的遭遇,都代表了这个五浊恶世的黑暗。要想破除这个黑暗,是艰苦卓绝的。这也给我们示范了儒家讲的“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心中有仁义,并且把整个生命奉献给它。


所以达摩祖师也有授记,他对慧可大师说:“一直到六祖,六代传人都命若悬丝。”



图片

二祖慧可大师


断臂求法,断头弘法

慧可大师当时已经是讲经说法的法师了,而且到什么地步呢?他对佛法的领悟、他的智慧,已经令他的头都呈现出来五髻,就像五台山五个台一样。


嵩山五乳峰通玄洞是很高的一个山地,腊月寒冬,慧可大师在雪地里跪了一夜。这样的感动,达摩祖师才开口问他:“你为什么跪在雪里?”他说:“为求无上佛法。”达摩祖师说:“无上至妙的佛法岂是我们轻心慢意可以得到?”


慧可大师为了表明自己的虔诚,拔出戒刀,砍下左臂。就是说,为求法我死都可以,但求师父能指点。这就是孔夫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向道而死,求觉悟超越生命。


佛法来到中国之后,为什么成为中国主要的文化传承流传到今天?就是因为这种精神。



图片
图片


慧可大师最后在北方邯郸境内弘法断头。他被官府抓起来之后,官府问:“听说你是老妖怪,惑弄众生?”慧可大师说:“是的,我是妖怪。”过去杀人要禀报皇帝,皇帝一听:“那岂能容忍,杀!”


刀砍下去,流出来的都是白浆。这个皇帝还是知道的,白浆岂是凡人,马上就跪下来忏悔,他说想想我也是个明君,竟然在我天下容不得一个圣人。慧可大师以死震动朝野。


断臂求法、断头弘法,我们在座的想一想你愿不愿意?把生死看得那么重,那么大,那么自私自利,法能到我们身上吗?


图片

不舍身躯,毅力坚韧


五祖弘忍大师为什么把法传给了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大师还没出家就传给他了?因为体重不够,六祖大师舂米时在腰间挂着石头,八个月把那块石头都磨得光溜溜的了,自己的衣服磨穿,肉都磨出老茧来。对三宝的事业,体重不够自己想办法。现在也有一句话:“不愿意干有一万个理由,愿意干只有一个理由。”


所以五祖大师说,为捣个米都能不啬身躯,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给他法。法是要救苦救难的,没有这样坚韧的毅力,你怎么可能救苦救难?解脱是靠信心,但是我们要想觉悟,要想受重任,是要靠坚毅。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作为一个士、一个有志气的一个人,他如果内心没有坚韧的毅力、宏大的气象,是没有办法去承接重任的。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怎样在宇宙时空里调台?

舍位成道,为人天师〡唐密传持三祖善无畏三藏大师纪念日

吃饭穿衣里的道心

现在,你还喜欢听好话吗?

大智文殊菩萨对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说了什么?

我出家80年了,每天都还要给妈妈回向

他一句话也没说,就熄灭了世间的纷争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人天善法】善积以成名 德积以成道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如何灭除一切苦
· 【西班牙英语韩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认识心的真相
· 舍位成道,为人天师〡唐密传持三祖善无畏三藏大师纪念日
· 怎样在宇宙时空里调台?
· 双十一,“买”与“买买买”
· 楞严与法华,还有来自唐朝的秘密
· 出家要趁少年
· 你还不知道自己的福报这么大吧
· 【人天善法】为什么会心烦意乱定不住神
· 微信公众平台
· 【阿拉伯语泰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什么叫轮回?
· 想想,没什么可贪的
· 越是大智慧的人,他表现的就越微细
· 十方诸佛,都是释迦牟尼佛
· 想想,没什么可贪的——《天台宗纲要》讲记第十二课
· 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会有把握
· 出家要常知足
· 虚云老和尚:参禅的目的
· 建设寺院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