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第七章 功夫
回头是岸
道
两种大病
常住
心地用功
警策
背景:
2005月11月22日,悟公上人圆寂前四日,于岱山极乐寺为众弟子宣讲开示,警策大众六根都摄,精进修行。
佛经里有这样两句话: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
“无为”就像最笨最笨的人,不起一点作用,却是最要紧。
就像参禅,又不挑担,又不干活 ,又不种田,又不割稻子,但是参禅对内治心啊,就是要我们收摄六根。
过去,佛陀有两位弟子在恒河边坐禅。天气像今天一样,十五、十六夜晚,月光锃亮。
一只乌龟“拖落、拖落”爬上来晒月光。后来有只狐狸追来,来吃乌龟了。
这事非常麻烦!怎么麻烦?
狐狸咬乌龟的头,乌龟脑袋“骤”地缩进壳里;咬它尾巴,尾巴又“骤”缩进;咬它四只脚,四只脚又都缩进。狐狸就没有办法对付它。
此时,佛陀在东首,弟子在西首。
佛开口问了:“你们在用什么功啊?狐狸为什么吃不了乌龟啊?”
弟子说:“乌龟有护身之铠,野干不得其便。”
佛说:“那你坐着在干嘛?两只眼睛东张西望,耳朵东听西听,这样用功能够成功吗?我们六根不收摄,相当于乌龟要被狐狸所吞。六根不收摄,就要被无常所吞,无常老子要抓你去了。”
所以这六根非常要紧。两眼要观鼻头,两耳不要听音声,鼻头不要东嗅西嗅,守口如瓶,意不要颠倒妄想。这五根不动,手脚就不会乱动。
我们早上做功课,敲铃鼓,动、静、动、静、动、静,动、静,动、静,静、静、动、静,这是什么意思啊?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要调和。
身心要调和,修行也要调和。天台宗有二十五方便,就是讲“调和”两字。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