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力量,能保护我们免于伤害

2021-10-31 00:43: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1

   慈悲没有敌人


九月十九,观音菩萨是主人翁。观音法会的重点,就是启迪一个生命的悲悯之心。


中国的圣贤文化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内核,就是人人皆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一个人心中高贵的品格,教育的功能也体现在这里。教育是摧毁一个人的恻隐之心还是培养一个人的恻隐之心;社会的功德是爱护一个人的恻隐之心,还是嘲笑、挖苦、摧毁、践踏一个人的恻隐之心,就成为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


我们肯定恻隐之心的高贵、大悲情怀的高贵,就是把生命当中那个金子一样闪光的点找出来,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找出生命中的这个闪光点,那我们就拥有了观音菩萨。所以观音菩萨在内,不在外。

图片



你能看到外面阳光的颜色,是因为你的眼根里面有同样的色。看到外在的阳光的色,那叫境色,境界的境;根里面的有一个也叫净色,是干净的净。外面有七境色,内在五根有五净色。内在有这个色,跟外面的色感应道交,你才可以看到。


请问魔的力量能不能破坏到佛?不能啊,佛陀还没有成佛的时候,他就动不了佛。佛陀成道前,魔王带了很多魔子魔民来攻击佛陀,佛陀就用了一个方法——大慈三昧,佛只要入大慈三昧,祂的力量、祂的生命就是全然的大慈。魔是伤害,伤害的力量能伤害慈悲吗?伤害不了。“天魔波旬。将八千亿人恼乱世尊。世尊入慈心三昧。魔军退散。”所以就得出了这么一个公式性的结论——慈悲没有敌人。

















图片






1

     百分百的加持 


佛陀入大慈三昧的时候,魔是伤害不到佛的。佛陀成道之后,他更是伤害不了。不单单魔王伤害不了佛陀,甚至魔王也没有办法伤害到佛的弟子。


因为在正法时代,弟子们跟佛不是做生意的,大家都是拿一颗赤诚的心追随着佛陀。这样的缘故,佛陀的功德力会完全地映现在每一个弟子的身心世界。连一位尊者的传记里都记载,他说“我的弟子当中,十三代不会被魔从根本上干扰到”。


一个善知识他强大的加持,就是有感则应、月映千江。我遇到的一些师父,他就说,“我现在在世的时候对你们的加持力还不是最大的,圆寂时候加持力更大。”就像师父悟公上人,他在人间的时候跟我们凡夫在一起,还要遮遮掩掩的。你有信心师父知道,但是他不露声色。现在你有信心,你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师公就对你有百分之百的加持。








图片





1

    虔诚消罪业     


有时候弟子知识越高越可能怀疑师父,这样师父的功德会不会映到他心里去?映不进去的。师父的话映进去,但是他想“是吗?”好了,又还给师父了,自己要有个赤诚之心不容易的。


佛陀的功德力是圆满的,佛陀的力量是周遍的。我们对佛陀有一分虔诚,就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德;有十分虔诚,就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德。但是魔跟佛又说了,你的徒弟现在都信任你,追随你,以后的人就会被时空障碍了,他看不到你圆满的功德,就认为你死了几千年了,就只能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你了。


历史的年轮对佛陀有障碍吗?没有障碍的。一分钟、一小时、一年、一千年,这是对凡夫来说的,对佛陀是没有这个障碍的。但是当我们不懂的时候,我们对佛陀的信心就开始减少,我们的信心越减少,心中的阴影就越来越多。阴影多的时候,魔就能够潜入了。


图片


所以为什么我们天天要讲?多讲一点,大家就多明白一点,多明白一点就离佛近一点,离佛近一点离魔就远一点。


我们本来有烦恼魔、五蕴魔、生死魔,我们的业报身整个就是一个魔的属性的生命。所以佛陀来到五浊恶世弘扬佛法,就犹如入虎穴一般。佛陀的智慧光明和慈悲要照进这个魔王的宫殿,要照进我们错误的见地里来,让我们生出智慧来,我们要很珍爱、很珍惜。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这一天,佛陀从天而降

宇宙中最具救护的力量,危难时刻不能忘却的急救号码

观音菩萨“嗡嘛呢呗美吽”快速修法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〡祂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希冀和信仰

【清凉福城】这是耳根圆通章最重要的修法部分

【珍藏版】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蓬莱拾遗 | 纵然发横财,也是果报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愿你,有始有终
· 出家要虔礼佛
· 总集三宝功德的人
· 【茶香慧日寺】:吃饭为了活着 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 蕅益大师:唯心净土 不在十万亿西
· 师父曾跟我讲过的梦
· 【意大利语英语双语视频】怎么去极乐世界?
· 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在哭?
· 那个时候,是我最轻松的、最幸福的时光
· 一个善知识强大的加持,就是有感则应
· 出家要真修行
· 信心,比较重要
· 【人天善法】福德的巨大力量
· 这是我们修行的基础——《天台宗纲要》学记第七课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四篇 东方文明的庄严人生——慧日问道(引言)
· 为什么修行进步这么慢?
· 学佛是真实的救苦救难,不是优雅的下午茶
· 这句佛号,怎么念?
· 这是我们修行的基础——天台宗纲要学记第七课
· 佛弟子的见地,从听经闻法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