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修行进步这么慢?

2021-10-29 00:03: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缘  起


天台宗成立于陈隋之际,因实际开创者智者大师住锡于天台山,故称天台宗。


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正依佛经,以《大智度论》为指南,以《中论》为助成,以《大般涅槃经》为扶疏,以《大品般若经》为观法,引《维摩诘经》、《仁王般若经》、《菩萨璎珞本业经》等经以增信。


一代高僧悟公上人,是教内著名的天台宗法师,曾在天台国清寺追随台宗座主静权大师十年,研习天台教观,深解意趣,止观双运、戒定慧三学皆得教内大德赞许,一生以法华之圆顿摄受众生。


2018年,适值智者大师诞辰1480周年之际,传喜法师于宁波慧日禅寺,秉悟公上人之教诲,教弘天台,行归净土,与僧众一百余人共同研习静权法师著述的《天台宗纲要》。


2021年,正逢悟公上人诞辰100周年。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天台宗纲要》系列视频,溯天台之法脉,忆上人之德海,一起走进佛陀的一代时教!


图片



《天台宗纲要》学记


第七课


(三)藏教的道理

甲、生灭四谛

第一苦谛

第二集谛

第三灭谛

第四道谛


图片


我们这些凡夫相,不是佛来讲我们的凡夫相,我们都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就好像一个老太太念佛一样,念到后来说:"师父,我不念佛倒还好,怎么一念佛,妄想纷飞,这胡思乱想那么多?"我说:"恭喜你啊,念佛真好,你不念佛,你都不知道自己妄想纷飞。"不念佛,不知道胡思乱想。没有佛的智慧,我们哪里知道这些,闻所未闻。


《中阿含经》


阿难,我本为汝说七觉支,念觉支,择法、精进、喜、息、定、舍觉支。阿难,此七觉支,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七觉支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图片


三十七道品,是我们修行最基础的部分。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在上面去做文章。六度只是庄严,只是璎珞。


图片


"见"决定了我们成长速度的快慢。见地越高,修行的速度越快。越有圆满的见,就会越顿。


我们为什么修行慢?就是因为习气重。如果通过净化习气,变得干净了,那这个时候在修道上就是越快越好。佛陀这一生来带弟子,也是希望弟子们个个能成佛,至少人天增上,这是佛的最低要求。然后在人天增上的基础上,超出三界,证声闻四果、缘觉。但这还不算佛的本怀,所以佛还要往下讲。如果停在了前面部分,佛是要呵斥的。


所以藏教的部分实际上已经很伟大了,但在佛法里,这还属于打基础的,佛陀并不希望众生只停留在这上面,如果只停留在这上面,没有殊胜的见,我们无量无边的恶业怎么破?


图片


就像我们念“无量寿智光”,这个名字就不得了,佛的智光本身就是无量寿的。那佛这么大的智慧,岂是就跟我们讲藏教的?


苦、集、灭、道,道谛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道”就像阶梯一样,有了这个阶梯,才能够跳出三界。道也像一座塔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不会有七级浮屠。


《大般涅槃经》


如我所说,四真谛法。云何为四?苦集灭道。何谓苦谛?有八苦故,名曰苦谛。云何集谛?五阴因故,名为集谛。云何灭谛?贪欲瞋痴毕竟尽故,名为灭谛。云何道谛?三十七助道法故,名为道谛。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这一天,佛陀从天而降

他出生前异象纷呈,为隋炀帝授菩萨戒,创立天台宗名扬四海

智者大师 | 损己利他的菩提心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清凉福城】是谁生生世世地来陪伴你?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〡祂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希冀和信仰

甘露醍醐 |  这是修行中非常难,却非常重要的过程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这句佛号,怎么念?
· 这是我们修行的基础——天台宗纲要学记第七课
· 佛弟子的见地,从听经闻法中来
· 具足善根,是修行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缘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介尔一念之心便具足十法界
· 究竟的皈依处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命运是不是在自己手中?
· 轮回存在吗?听“华人第一神探”讲一个真实故事
· 怎样让生命充满能量?
· 什么时候,你才是在真正地赞美师父?
· 佛教给我们的是积极的人生观
· 这样持戒,功德满满,还能开智慧
· 印光大师:凡修行人,必要心地好
· 生死轮回的病,佛陀给了药——《天台宗纲要》学记第六课
· 【天降日】尽力广行善法 发菩提心报答父母恩
· 各个解脱,各个证果
· 这一天,佛陀从天而降
· 学佛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吗?
· 行而不辍,终会聚沙成塔
· 生死轮回的病,佛陀给了药——天台宗纲要学记第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