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佛门圣地,要有求道之心

2023-07-31 21:3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推荐同步收听音频






当我们看到一切众相中的佛性之时,

就是我们自己的佛性真正苏醒的时刻。


  The Buddha-nature

...






以人心契佛心

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既是我们的因,也是我们的果。



阴阳是从大道里生的,但大道本身是没有阴阳的。如果能超越阴阳的相,回归到阴阳的本体,就是回归于大道。


虽然我们在轮回,如果能不住于这一切虚假的相、虚假的名词,能突破见惑、思惑,那我们就能回归自己的佛性,就能与诸佛菩萨同体。


所以,我们要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既是我们的因,也是我们的果,祂伴随着我们一路健康的成长,从始至终。祂是佛的状态,也是我们心灵的状态,每个人心的当下就有无量光无量寿,只要循着这个无量光无量寿,就能以人心契佛心。


我们的特质本身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这需要别人给予吗?不需要的,只要开发自己的潜力就行了。我们的佛性就是潜力,就是通佛的。所以,我们不要忘掉这个真相,不要让假象占据心灵,迷惑颠倒。





图片




参悟自己的佛性

我们来到佛门圣地,要有求道之心,要追求觉悟。



修行也是这样的,佛代替不了我们的,祂只能教化我们。所以,我们来到佛门圣地,要有求道之心,要追求觉悟。追求,就是用心研究,去参、去悟自己的佛性。


我们的佛性就叫无量光无量寿,就叫阿弥陀佛。但它虽然有这个性质,现在却又不是佛,因为它还没到果地。就像石头里有金矿,但金矿不代表就是金子,从金矿到金子还要经过熔炼,要去除杂质。


我们来修学戒定慧,就是熔炼生命(佛性)金子的过程。而且很神奇,这个金子无论经过多长时间,无论变成什么形状,金的本质是不会变的,这就是《华严经》的精髓——“一真法界”。





图片




图片




以此来报答

佛菩萨的慈悲,我们无以报答,只有好好修行。



谁来帮助我们提炼生命的黄金?谁来把我们从轮回的垃圾堆里捡回去?佛菩萨啊!佛菩萨的慈悲,我们无以报答,只有好好修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知恩报恩是不容易的,三寸草哪里知道阳光的遍洒呢?又怎么有报恩的能力呢?


佛菩萨也不要我们报答什么的,衪在这个世间的示现就是为了拯救我们、唤醒我们,当我们获得了拯救,就是真正的报答。


在学佛这条路上,不管在家、出家的佛弟子,都要不停地学,不停地纠偏,让自己的知见越来越正确。同时,一句正确的佛号也要重复地念、不停地念,修行是要自己监督自己的,不能指望佛菩萨来监督。




图片
图片

修行 · 要自我监督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履险若夷为爱国,坚贞不屈仰高风”〡缅怀一代高僧明旸长老
· 行愿无尽,愿力弘深〡追忆一代爱国高僧明旸长老
· 三皈五戒实际上是人生的充电宝
· 悲心恳切,行愿无尽 | 缅怀一代宗师明旸大和尚
· 刀郎想讲的应该是轮回里的大话题
· 天台宗史略
· 书到今生读已迟——一个真实的轮回故事
· 与文殊菩萨结个甚深的缘
· 求戒求的是什么?
· 【文殊菩萨感应故事】文殊菩萨为律师授衣
· 黄庭坚《发愿文》| 山可摧,海可枯,菩提大愿不可动摇!
· 轮回的一切相,都是我们心灵噪音的相
· 河清海晏 ——缅怀上海下晏长老
· 未得授记不丧气(三)
· 见地越高,法越殊胜
· 书到今生读已迟
· 三宝是福慧圆满的,谁沾边谁就得益
· 真正的修行是有境界的
· 在佛法中,收获每一天
· 皈依不皈依,原来差别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