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三宝
得究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讲到,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亲近三宝,这实际上是一种罪业,有罪障障着他。
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那是很悲哀的。在人类的文明中,佛教的智慧是代表很高尚、高智慧的文化的,如果我们对其视而不见,就选择为了活着而活着,这个罪过是很大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值遇三宝,能来亲近三宝,这个福德也是很大的,这是最高、最究竟的生命意义所在。
三宝一直是我们
忏悔的对境
我们平时在做义工的时候,也有这么一个消业障的过程,要不停地降伏自己的心,而且每天都会问自己好多遍: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我们做义工虽然很辛苦,实际上也是为了奉献三宝。奉献三宝最高的意义就是听闻佛法,使智慧得以成长。
来到道场,我们还是要有谨谨慎慎的心的。不是说去求戒才叫“忏悔堂”,平时的就不叫“忏悔堂”了。三宝一直是我们忏悔的对境、修福报的对境。
就像我们讲的“四恩”中的父母恩,如果你背弃了父母,在父母生病时舍去不顾,那你是不能得三皈五戒的,这个在问遮障的时候都会问到。不要说自己的父母了,就是一个路边的人,你看到他在危难当中,如果不伸手相救,这也是缺少道德的。
如果我们对四恩有违背的话,在佛法里是没有办法得到增进的,是不能获得佛法如理的受用的。同样的,三宝住处是让我们培福报、忏悔业障的,我们平时也要有这样的心念。
实际上每一个道场都有一个无形的香板
出家人如果去受戒的话,很注重忏悔,也特别希望戒堂的师父能严格调教自己。在戒堂或者禅堂里,如果被打到香板,我们怎么理解?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哎呦,我哪里错了?”我们如果有错,打香板就是警策我们,从而改正,这是对的。即便我们没错,也是可以打香板的,就如同临济的棒喝,有错误可以棒喝,没错误也可以棒喝。
有的一棒喝是试探一下,试探你的功夫怎么样,看你有没有提起正念。那没错误为什么打我呢?没错误打你,你也可以消业障嘛;没错误打你,你也可以修忍辱嘛;没错误打你,这也是一个常住的庄严,因为这是一个修行的地方。这听起来好像没逻辑,实际上是有逻辑的;看似没道理,实则是有道理的。不是说有错才可以打,没错也可以打的,可以打我执,可以让我们提起正念,也可以让我们生起一个感恩心。
不是说到了一个道场,就有香板能打你的;也不是说住在一个地方,三宝的威德就树在那里,就可以降伏我们的傲慢,可以破我执,可以给我们忏悔业障、培植福报的机会了,不是常常这样的。
所以,我们要按照修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一个道场要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才会把有形象的香板拿出来的,但实际上每一个道场都有一个无形的香板时时刻刻举在我们的头上,要自己心领神会。
▻▻▻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