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深情的隐瞒

2022-12-01 06: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佛地宝藏

法性宝藏

僧众的圣性密藏



图片



在地藏菩萨的故事里,祂总是化现到普通人家做孩子,以自己至诚的孝心,即使不能在父母在世时劝化他们,也会在父母往生之后以三宝为对境,布施家财、设斋供养,救父母脱难。



图片



这时,祂的真实身份是法身大士,而祂的报身状态,是诸佛秘密的境界。



图片



地藏菩萨实际就是出家人的代表,这样的出家人是世间的良福田,不仅自己父母祖先能得超拔,所有供养他的人也能植福免难,救父母于倒悬。


手执锡杖代表执持着佛陀的三藏教法。出家人执锡杖是受了菩萨戒之后的事,沙弥戒、具足戒、最后菩提心戒。受菩提心戒执锡杖时,有一句话叫“执持锡杖,示如实道”。


一个出家人,如果小乘戒律圆满,又能发起大乘菩提心,他的身口意所产生的功德会是无边无际的。假使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证阿罗汉,也比不上发菩提心的功德大。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标志。出家人的四大威仪、八万细行,如果在菩提心摄受下,全部都会变成供养云。


佛菩萨化现人间,终不说自己是佛菩萨。这不是欺瞒众生,是为了自己能在人间住得久一点,多结一点人缘,多进行一些深入的教化。所以归根到底是为了保护众生、利益众生。


这是最深情的隐瞒,以世间人熟悉和易于接受的形象,降尊临卑,和光同尘,寓教化于无形。这其实就是“地藏”——佛地宝藏、法性宝藏、僧众的圣性密藏。只是以三宝的形象,就已经在彰显着这一内在的秘密功德。不来不去,安忍不动,祂的救度是永恒的。


《地藏经》里描述我们南阎浮提众生,说我们“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起心动念都在遮障自己心地,都是分别、有漏、有相的,都是狭隘、自私自利的,那个无漏的心地宝藏我们是没办法触及的。


如果不去这样思考、辨析的话,那我们怎么理解“地藏”?嘴上念着“南无地藏菩萨”,但两眼是空洞的,不是两眼凝视虚空的那种坚定的“地藏”——法身的境界,而是不知所云的那种迷茫状态。



图片



“南无”是“皈依到”,这样念“南无”,“南无”不到呀!你怎么“闻其名、见其形“?闻到名也不是真实的名,更不要说见其形。


佛教的智慧是无形无相、无障碍的,是超越时空的,是要我们用整个生命、甚至几辈子去实践、去感受、去付诸修行的。佛到底在哪里?佛像是佛吗?佛像只是表法,让我们看到之后会忆佛、念佛。


地藏菩萨不在地水火风里,又在地水火风里。也不在一维二维三维里,但又在一维二维三维里,不能说见到地藏菩萨的像,就见到了地藏菩萨,但见到地藏菩萨的像,我们就可以忆念到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虽然佛的法身遍于色声香味触法,但又不能以色声香味触法、以眼耳鼻舌身意得见如来。要靠光明的、智慧的眼睛才能见如来。


大乘经典是非常甚深的,但大乘法门也讲因果、讲戒律、讲恶业的恶果。诸佛菩萨就是不忍心众生这样迷惑颠倒,造恶因结恶果,所以拼命地去遮止众生的恶业、去度化众生。


佛菩萨度化我们的最根本,还是表现在我们要听闻佛法上。纵使地藏菩萨手拉手把我们从痛苦的恶道里拉出来,还是会通过语言来告诉我们痛苦的真相,告诉我们怎么才能不去那里。但祂的威德力再大,祂能把我们拉出来,要想真正地出离痛苦,也还是要我们心领神会、坚定决心、戒恶修善,学会跟佛菩萨配合。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一旦觉悟,就截断了这个轮回之流


“厚德载物”是哪几德,你知道吗?


花钱也需要有智慧!悭吝并不等于节俭





相关文章
· 常住公物,哪能私用?|杨岐灯盏和宝寿生姜
· 龙天护法,愿不虚发
· 法的力量超越时空
· 极难行之种种布施(上)
· 过生日的窍门
· 如何面对疫情?伏羲、扁鹊、华佗道破惊天秘密!
· 【妙法堂记要】于三宝地一定要生欢喜心
· 为何要受菩萨戒?
· 如果遇到有真实菩提心的人,一定要去追随他
· 超越自“我”,感受外在的清净
· 这个问题,因你而问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讲记(四)
· 美目帝释布施身体
· 透过这个“裂口”,一窥无上的妙法
· 【妙法堂记要】修行第一步,学会真实的忏悔
· 发起这样的心,受菩萨戒的前提就具足了
· 做一个听话的好弟子
· 【唯美古文殊寺】此图,请一定要将手机横过来看
· 修行,心安则道隆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33)
· 你是否能看到善知识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