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承里,能够自始至终依止在一个善知识身边,是最难能可贵的。我们得三皈体、声闻戒、缘觉戒,乃至菩萨戒,都是“以善知识故”而得的。
僧才的培养是靠师资相授传承而来。有一些经律里面讲到,舍离善知识、和尚阿奢黎就是舍戒。因为一个人能成为出家人,这个身份是师父给予的,所以一切功德也都是来自于师父。
01
如理如法
我小时候一直觉得自己胆子很小是一个弱点,做什么事情都要跟父母禀告,别人没有邀请或许允许我去的地方,是不会贸然去的。出家之后也是这个习惯,不管做什么都要跟师父汇报。哪怕有自己的想法也跟师父汇报,得到师父的允可,就觉得安心了;出门走到哪里,都会给师父打个电话汇报,回来之后马上又到师父身边汇报。无论大事小事,都是这样子做的。
后来,随着学佛时间越来越长,才发现这是很如理如法的。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养在佛教文化的圈子里,从小就不知道有这些规矩,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你亲近善知识的时候,就常常会犯错,一犯错就会影响一生的修行。
有时候细节虽小,但造下的果报真的是我们不敢想象的。很多人不是生活在一个先天的佛教环境,也不是因为广博地听闻了佛法才来到佛门,都是懵懵懂懂就进来了,一辈子亲近师父能够不违犯这些,是很不容易的。
02
解脱
解脱,一定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目标,但修到后来发现,解脱就是来自于善知识。还有,于僧团也要生恭敬心、感恩心,不要生烦恼心。
尤其是居士们,你虽未必能从僧团得到利益,但是如果不如法,损害的一定是自己。所以提醒大家,要培养起对三宝无分别的恭敬心和清净心。
03
无分别的恭敬心
来到寺院,不能只恭敬大和尚和执事,一个很普通的僧人也都要恭敬的。“太子虽小不可轻”、“火星虽小不可轻”,别看小小的一个火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沙弥虽小不可轻”,虽然是一个刚出家的小沙弥,或许几十年之后有可能成为一代高僧了。
所以不能轻慢任何一个出家人,因为佛法是具足超时空的功德力的。阿弥陀佛是超时空的,小沙弥的生命也是超时空的。哪怕他成不了祖师,也是佛、法、僧三宝之一,是我们所有的功德源泉。
所以,各种各样的出家人我们都不能轻慢。有的人精进闻思,有的人持戒严谨,有的人禅定很优秀,有的人会讲经说法,有的人虽显现上好吃懒做,但是他秘密利益众生的功德,我们凡夫是不知道的。
所以,当你有了无分别的清净心和恭敬心,以此恭敬的功德,你就一定会得到加持。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