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受菩萨戒?

2022-09-02 00:0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图片


受了菩萨戒,就把生活变成修行了。

我们在轮回中,因为受着苦的逼迫,忘掉了解脱,而受戒又会把我们拉回来。

戒,简单地说,叫持心为戒。主要还是摄我们的心,建立我们和佛之间的链接关系。



BUDDHA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为佛的弟子,我们会常常地忆佛、念佛,珍敬守护佛给我们制定的这些行为准则。而真正的菩萨戒,是通一切菩萨、一切佛之本源的。


我们越学佛,越能理解佛法的圆满之处。并不是佛在宇宙里发明了什么东西,而是宇宙与我们的心是不二的,这里面本有的一种不生不灭的真理,从高级的金刚体性里流露出来的真理。迷失了本性的人,称之为轮转、轮回;觉悟的人,发现一切迷失的本性,都跟这个高级的金刚体性是相同的,所以当下就可以转有漏为无漏,转轮回为解脱。


也就是释迦佛陀所证得的:“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时候在佛的眼里,整个世界所体现的完全就是无漏色法,就是金刚妙体。每一个众生都是由祂构成,但是迷失、颠倒的时候,自取轮回。所以,佛为什么弘法也叫“无为”?祂说,我度尽一切众生,却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因为众生解脱的体性,是法尔如是的,是圆满具足的。



图片



BUDDHA


图片


图片


比个例子说,我们是一根蜡烛,佛来给我们点亮。从这个行为的前后顺序来看,要先有一团火把蜡烛的烛芯加热,蜡烛发生化学反应,继而燃烧。如果从智慧的层面来讨论这个问题,蜡烛在宇宙里有没有本然的能量?也就是说,宇宙里有没有这些本然的高级能量?都有的。


佛就是看到了这个众生本具的原理,所以,佛乘着菩提心愿来点亮我们的同时,又说,我虽然有这个点亮的动作,但是实际上这是你们本具的;如果本来就没有,我是点不亮的。因此,这个行为只是你们成长当中的一个助道因缘。


所以,佛陀才开显出了小乘的戒定慧、大乘的戒定慧。我们受的菩萨戒,是大乘菩萨戒体,这是通佛的。有佛的缘故,既能顶礼过去世尽过去际,又超越过去世;既能顶礼未来世尽未来际,又超越未来世;既能顶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也超越所谓的现在。因为我们靠感官说“现在”的时候,早就不是现在了,所谓的“现在”也只是一个假设,它不是真实地存在。


图片


图片


所以《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凡夫的生命,实际上就是一种缺憾,既把握不了过去,掌握不了未来,也得不到当下。我们的心常常抛弃真理,并且从个体生命到外在的世界,都充满无常性,如果我们不能把内在的佛性开发出来,就没有办法超越这个硬伤。


受了菩萨戒,就是把所有的一切都聚焦到我们的心——我们有佛性,我们要发大乘心。大乘心一发之后,自私自利的凡夫心就脱离出来了。这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心原来被拘禁在一个自私的硬壳里面,被烦恼染污着,然后借助佛菩萨果地圆满的心,点亮我们众生凡夫的心,从而我们也发起了佛的心。


所以,并不是那短短几分钟受戒的时间,我们就从凡夫变成菩萨了。“一切菩萨之学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实际上三聚净戒包括无量无边的戒,在家人所受的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宽泛的、可量化的标准,是我们一定要做到的标准。所以我们好好持戒,命运一定转变,不仅你个体命运转变,甚至这个娑婆世界,都会因为你而改变。


图片


图片
图片

求受菩萨戒的前提

图片

戒幢清凉,光明朗耀|福城文殊寺壬寅年首届在家菩萨戒传授圆满

图片

“戒”是佛的慈悲

图片

持戒可达彼岸

图片

发现自己的问题,也是一个极大的成功

图片

记住这一分钟的开示

图片

【清凉福城】你的翅膀打开了吗?

图片

听寒山诗 | 只要有佛法,就有改变命运的办法

图片

对境不仅是外在的,  也有来自内心世界的

图片

解脱的感觉,每天都要去模拟

图片

修供养,让功德增胜的妙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耳闻其名,能除障碍 | 除盖障菩萨传(三)
· 佛法再殊胜,也不要忘记这个大方向
· 【佛教故事】善念带来乐果
· 善行必结善果,恶行必结恶果(1) ||《地藏菩萨传》(第35回)
· 净土初祖慧远大师往生日〡他预知时至,感得弥陀现身告慰归期
· 震撼心灵 温情推送 | 如果,我们能听见TA的“呼唤”
· 猫妈的勇气与大乘佛弟子的修行动力
· 连文殊菩萨也不及的辩才 | 除盖障菩萨传(二)
· 在劳苦之间,去深刻地看这颗修行的心
· 【茶香慧日寺】如何理解三皈体
· 圆瑛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讲义》连载(一)|初释经题
· 懂得无常,更懂得珍惜
· 终身修学的纲要
· 念佛第一乐
· 圆瑛法师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十一)
· 改变命运的关键
· 宣说衪的名号,大地六种震动 | 除盖障菩萨传(一)
· 佛讲的话,我们领悟了多少?
· 修养身心,这8点要做到位
· 若见园苑时,愿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日诵净行品77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