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讲的话,我们领悟了多少?

2022-08-30 21:41:00 发布: 人气:4




FORI

QINGLIANG




图片





佛日清凉






01

纯然地为法

一定是佛力充满的殊胜时刻



为佛法能住立在这世间,我们以清净的发心,执劳役相做义工,一丝一毫都是有无量功德的。佛教里说,僧羯磨,乃至一切僧集的时候,佛都是现前的。


以这样的前提,我们每天在寺院的集会,纯然地为法,我们相信这一定是内外佛力充满、佛光普照的殊胜时刻。



图片



佛弟子的修行,亦如《道德经》讲的那句话——“大音希声”。佛法用有声的言辞引领我们去体悟,让我们的生命浸润其中。僧人所讲的一切语言、所显的身形及穿着的僧装,都是为引导我们的心趋入佛法。




图片
图片




02

这样的思维

是契合于文殊菩萨的智慧的



清澈的夜晚,细雨微微笼罩着天地间,外在的世界,天地大净,内心的世界,其乐融融。我们关起山门,坐在妙法堂里,思维着最高文明的智慧。尤其授菩萨戒之后,我们都是围绕着菩萨戒的主题在闻思。

 

菩萨是什么见地?祂的世界观、祂的智慧境界是什么?




图片


虽然受菩萨戒时,我们受的是佛陀的戒,但是羯磨阿阇梨为我们所开显的是文殊菩萨的智慧。




这样的思维,是契合于文殊菩萨的智慧的。所以,虽然受菩萨戒时,我们受的是佛陀的戒,但是羯磨阿阇梨为我们所开显的是文殊菩萨的智慧。如果我们能明了这个,这才是我们所受戒的戒体,也是金刚宝戒的体性。


我们要以这样的大乘心,这样微妙不可思议的心,来体会每天的集会,这样思维你就不一样了。态度不一样,认知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



图片
图片




03

为正事要有勇猛的精神

为法,要有忘躯之心



作为佛弟子、修行人生命最精华的大餐,就是大家集会共同闻思佛法的时刻。

 

为正事要有一种勇猛的精神,更何况是为法?为法,要有忘躯之心。无量劫轮回到这一生,要做个终结,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虽然受了菩萨戒,但还是远远不够的。每天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维着这个主题,尤其这个“四不坏信”要经常地去闻思、思考的。



图片



“所谓四不坏信,就是指归依于三宝的同时也要归依于戒,对于“佛、法、僧、戒”四个法能信受不疑、奉行修持的人,就是具足四不坏信者。”





04

佛法非常精妙

要在现实生活去领悟很久



佛法都是非常精妙的,每一句话,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都要去领悟很久。比如,我们止静念佛的时候,念阿弥陀佛心咒“嗡阿弥德瓦舍”,就会很顺,就能够达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连金刚念都没有,这个心咒声自然就能充满每个细胞,充满身心世界的正报依报。



图片




佛的经典里说,一个人如果会念阿弥陀佛心咒,就会上品上生。如果禅定时这样坐着念佛的心咒“嗡阿弥德瓦舍”,就会特别相应、入心、契合于法界,当下就能感受极乐世界无量光无量寿的加持。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修养身心,这8点要做到位
· 若见园苑时,愿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日诵净行品77愿
· 求受菩萨戒的前提
· (明)宝华山见月律师《一梦漫言》(十)
· 让生命具有谦卑的姿态
· 头顶如意宝珠丨虚空藏菩萨传(三)
· 老人修行的好处
· 八月初三——六祖惠能大师圆寂纪念日
· 这五样东西再多都不要!
· 六祖惠能大师圆寂日〡大师留下的这些偈颂,句句直指人心
· 向上菩提路,度生作津梁
· 动画电影《长寿王》告诉我们的道理
· 你愿意接受三宝的服务吗?
· 方便行境 | 虚空藏菩萨传(二)
· 七月最后一天|地藏会启增福慧,慈孝门开报亲恩
· 这种业力,靠神通和福报都救不了
· 《清凉山志》文殊菩萨显应篇(四)
· 吴越王钱俶的菩萨精神
· 未见其人,先闻其德 | 虚空藏菩萨传(一)
· 受菩萨戒最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