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老人最好的礼物
我们中国人讲孝道,要孝顺老人。“顺”就是一种孝,就是一种美德;同时也是一种观察力、一种耐心。
孔夫子一生的品格可以总结为两个字:“仁”,仁者爱人,仁爱之心;“恕”,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就会宽容、原谅、包容别人。一个人有了仁爱之心,有了忠恕之心,就会有一点君子之气、圣贤之品。
凡人跟佛、圣贤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就是用爱己之心去爱人。之所以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圣贤,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只要把自私的心再扩大一点,将心比心,用爱己之心去爱人,就是圣人了。
孟子就抓住了这一点,所以才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切人皆有恻隐之心,把这个恻隐之心培养大了,就是圣人之心。
为什么要顺着老人?因为老人为了孩子,一生含辛茹苦,即使在经历晚年的老苦、病苦,也不会减少对孩子的爱,啰嗦就是他们爱的方式,所以,我们不要错解他们的爱。如果我们嫌弃他们,就等于剥夺了他们这种爱的享受,那他们的生命中剩下的就只有老苦、病苦了。
一个人到了晚年的时候,能够享受一点天伦之乐,这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要给他们留一片快乐的天空。
如果能带着他们学佛,他们在念佛中就能自我安静,就能有观照力,有定力,就能乐在其中,念到红光满面。
所以,年纪大的人学佛也有优点的。有的老人家也跟我讲,“师父,我耳朵听不到了。”我说听不到好呀,正好两个耳门关起来了,耳不听,心不烦,“阿弥陀佛”,自己念给自己听。《地藏经》里说“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这个世间清净的梵音很少的。
老人的耳朵“嗡嗡”作响,你就观想“嗡”是观音菩萨化成蜜蜂来陪你,“嗡玛尼呗美吽、嗡玛尼呗美吽、嗡玛尼呗美吽”,这样定着,就跟观世音菩萨在一起了。
这时候的生命力叫“十月小阳春”,深秋时节恰恰像春天一样。俗话说“人生最美夕阳红”,人的一生最美的就是生命成熟之时,不用操心孩子了,也有暇满人身,心无挂碍,人生一切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一读佛经,感觉千真万确,丝毫不虚。我的一生所见也不过如此,我未见的,佛陀尽见。这就打开了狭隘的人生观,皈依在佛陀的足下,沉浸在三宝弟子的幸福中。
老人学佛特别容易得益,修行修到鹤发童颜,脸色红润润的,脸上一层毫毛;眼睛不乱看了,也不费神了,睫毛就慢慢长出来了;鼻子也挺挺的,如玉一般,嘴唇红红的,心无旁骛,一心念佛。这样的老人家特别慈祥,活脱脱地如一尊佛。
这是老人修行的好处,这是重点,也是窍诀,这是人类文明送给老人最好的礼物。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