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要为自己找到生命的归宿

2022-07-19 21:3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生命的今天

就不存在了


今天一过

日历一撕


稍纵即逝


分分秒秒

刹刹那那




学佛的人生,每一天都不会空过。我们可以代表历代祖先、历生父母、累劫冤亲债主皈依三宝,成为三宝弟子,他们也因此能得到解脱,这是我们生命的存在感。









图片


佛教为什么是宇宙的文明?因为这个文明系统既承认轮回的存在,又可以超越轮回的存在。


佛教说六道轮回有彼岸、有出离轮回的系统方法,这是世界上其他学问所没有的。从科学的认知来看,对六道轮回,它既没有证真的基础,也没有证伪的能力,因为很多人生和宇宙的课题,不是科学的话语范围。


佛教本身有自洽的一套系统,而且迄今为止,从任何角度都没有办法否定。目前科学如此发达,也没有哪一个科学家有方法指证佛教是错的。这代表佛教是超越科学的,正如爱因斯坦说的那样,“科学的发展,会逐步证明佛教是正确的。”佛陀在三千多年前所讲的话,我们到现在依然只有景仰、皈依的份,没有反驳的份。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十七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但是两百年后,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比万有引力定律站得更高,指导意义更深远。所以也有一句话说,“科学就是这样站在一代代科学家的肩膀上。”也可以说,科学是在一代代科学家建造的梯级上攀升的,或者说科学是“一代超过一代”。但是我们学佛,不会说学着学着又改版了。几千年来,佛教如如不动,谁学谁得利益。



图片










Supernatural 

Power

负熵的过程


佛陀在世的时候,很多哲学家、各个宗教的修行者要跟佛辩论。佛就跟弟子们说回避他们,不要正面跟他们去辩论。结果这些外道就说,你看,他们没本事吧,不敢跟我们比。有一天,佛陀托钵吃好饭后,正好有一个信徒供养了一个芒果,佛陀把这个芒果吃了,把核给阿难尊者,说:你把这个芒果种在我前面,用洗钵水浇在上面。结果这个芒果很快就破土而出,长成一棵树,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在短短的时间内,大芒果就结出来了。大家觉得太奇迹了,有的人还去试,摘下一个芒果吃,哇!这么甜!比所有的芒果都甜。


曾经有一个视频,有个人可以把一瓶可乐变成一瓶清水,能让花生在手里发芽,连炒熟的豆子她都能让它时间倒转。用科学理论来说,这叫负熵。这个社会,包括我们的人生状态,是熵增。人的生命越来越老,宇宙越来越老,地球也越来越老,桌子、椅子越来越老…熵增的值如果在某个空间发生逆转,就是负熵的过程。


那些外道要来跟佛陀比神通,佛陀避开,不跟他们比,但这个时候佛陀示现了神通。示现完之后,结跏趺坐,从地上飘起来,飘到空中。头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头上出火。种种变化,然后飞到天上,渐渐地,人们看不到佛了。佛陀上天为妈妈摩耶夫人讲《地藏经》了。



图片



讲完《地藏经》从天上下来的时候,就跟帝释天王、大梵天讲,我来的时候是显神通来的,现在要回人间,你们以神变力从天上到人间铺一条“高速公路”,叫三道金阶,一道是黄金的,一道是白银的,一道是琉璃的。地上的人马上就传遍了,说释迦牟尼佛要返回人间了,而且他们崇拜的天神都会现身,所以各怀目标地聚集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遗迹到现在还存在,也叫僧伽施,指修行人聚会的地方。


释迦牟尼佛用踩着金阶走向了人间,人们对佛陀所有的误解瞬间就消散了。佛教在人间几千年,从印度开始就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没办法跟佛辩论的。




 Faith


信解行证








图片


佛教的系统以信为入,科学以怀疑为入,我们不能把对科学的态度搬到佛门里,搬到宗教上来。宗教第一个是信,第二个是理解,第三个是实践,第四个是证明。信、解、行、证这四个字全部概括了,佛教就是这样经历了人类文明三千多年智慧的检验,传承至今,乃至未来,依然不增不减、如如不动。


生命的归宿,是一个很严肃的生命课题。佛教可以根本性解决我们生命的归宿问题,所以佛教才形成要皈依。我们穿过的鞋、衣服,最终会当成生活垃圾被埋到垃圾场,那不叫归宿;坟墓修得再好,它也只是我们这把骨头的归宿。所以我们要在活着的时候就替自己负责,要给自己找到生命的归宿。



图片










归宿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茶香慧日寺】初学佛的重点
· 法相宗三祖智周大师圆寂纪念日
· 面对人世苦难而能心生悲悯,此心即是观世音菩萨
· 慈航普度登觉岸,甘露遍洒得清凉
· (明)宝华山见月律师《一梦漫言》(七)
· 三伏天里的养生妙方
· 解梦
· 修善得乐报,造恶得苦报
· 我们认为平凡的今天,是多少人渴望却不能拥有的明天?
· 训练看不见的能力
· 声闻戒的殊胜功德
· 慈悲之语〡悟公上人:这个咒一念,可以消无量罪业
· 修行,生命真正的刚需
· 六字大明咒 | 观世音菩萨传(二)
· 望海潮|纪录片《觉岸》第三集
· 【恭逢观音菩萨成道日】送给观音菩萨的“礼物”
· 恭迎观音菩萨成道日|“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
· 恭迎观世音菩萨成道纪念日〡寻声救苦,化度十方
· 隆重推出:望海潮|纪录片《觉岸》第三集
· 恭逢观音菩萨成道日——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转发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