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命的勇者,去经历那些该经历的

2022-01-09 21:32: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广智不空奉诏译《金风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论》


“经无数劫。是故足可厌离。不可依止。今真言行人。既破人法二执。虽能正见真实之智。或为无始间隔。未能证于如来一切智智。欲求妙道。修持次第。从凡入佛位者。即此三摩地者。能达诸佛自性。悟诸佛法身。证法界体性智。”




转众生无明后就是法界体性智,这是最普遍的,也是最难的。


请问佛要来这个世界度化我们容易吗?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我执我见。我们在慧日寺十几年了,现在才能把出家人聚拢来,大家一起念念《天台宗纲要》,所以这是不容易的。



图片




“成大毗卢遮那佛。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为行人。未证故。理宜修之。故大毗卢遮那经云。悉地从心生。如金刚顶瑜伽经说。一切义成就菩萨。初坐金刚座。取证无上道。遂蒙诸佛授此心地。然能证果。凡今之人。若心决定。如教修行。不起于座。三摩地现前。应是成就本尊之身。故大毗卢遮那经云供养次第法云。若无势力广增益。住法但观菩提心。佛说此中具万行。渐足清白纯净法也。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




佛是不是具有菩提心?一切菩萨都有菩提心吧?所以有了菩提心,就跟佛同一住处了,就跟佛同一个心了,同心方能同德。


图片


“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事。赞菩提心曰。

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

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




我们读了这四句话,身心愿不愿意追随这个啊?我们学佛都想得到这个果的。


发菩提心之前要修出离心,现在末法时代缺乏的就是系统的修学,仅仅学习那些名相是不够的。


在传统的丛林,一个如法的师父带弟子,会一步一步去教的。包括去丛林挂单的整个过程中,那些规矩里就包含了这个内容。在客堂,知客师父在几句问答中就能看出来你有没有我执,我执强烈不强烈,有没有开智慧。


我们住道场也好,听法也好,平时做事也罢,很重要的就是表现在怎么样对治自己上面。


图片



我们看《西游记》往往有一个困惑,孙悟空一个跟头可以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不背着唐僧一个跟头就到印度呢?


转凡成圣的路,不是那么简单的。克服一个物理上的空间,并不意味着精神会同时上升一个空间。


精神上的缺陷并不是孙悟空十万八千里一个跟斗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把他自己内在的毛病暴露出来,正确地克服后,精神空间才会上升,才会一层一层地靠近佛。所以他必须要经历该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一关都不能少,每一难都要考试及格才行,这样他的心跟肉体才能保持同步。



图片


佛光是普照的,我们和佛之间的距离,不是物质上的距离,而是精神上的距离,更是智慧上的距离。诸佛菩萨度我们也是这样的,都要很有耐心地一步一步陪着我们,我们自己也要更加配合、更加专心。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新年修福慧 为国祈泰和|年末云端共诵《普贤行愿品》
· 【英法德意西瑞罗俄阿泰日韩多语种视频】观世音菩萨是谁?
· 新年修福慧 为国祈泰和 | 云端共诵《普贤行愿品》
· 生命最高的追求,也莫过于此
· 师父说,一起修《普贤行愿品》营造一年吉祥
· 【茶香慧日寺】:佛弟子为什么要广闻博学
· 蕅益大师:怎样才是入道了呢
· 愿你,有始有终
· 【中韩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我们人生最大的幸运是什么?
· 佛陀亲口授记,这部殊胜的经典由中国人继承、弘扬
· 【悟公上人法语】修行人这三个字一定要谨记
· 活着的时候,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 学法要有端正的态度
· 读《法华经》有没有生起这个疑惑?
· 舍命护生是为了什么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五篇 心灵的翅膀(引言)
· 除夕普茶时,虚云老和尚嘱咐的话
· 这个故事,你懂了吗?
· 【菩提大道】这首歌唱出了佛子的目标
· 吃了这么多年饭,你会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