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我们修行的基础

2021-11-18 21:34: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天台宗纲要》学记

第七课

(三)藏教的道理

甲、生灭四谛

第一苦谛

第二集谛

第三灭谛

第四道谛



点击以上图片,观看讲课视频

时长 39:18



Bojjhanga

The Seven Factors of Enlightenment



图片
图片


我们这些凡夫相,如果不是佛来讲的话,我们都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就好像一个老太太念佛一样,念到后来说:师父,我不念佛倒还好,怎么一念佛就妄想纷飞,胡思乱想那么多?我说:恭喜你啊,念佛真好,你不念佛,你都不知道自己妄想纷飞。不念佛,不知道胡思乱想。没有佛的智慧,我们哪里知道这些?闻所未闻。


阿难,我本为汝说七觉支,念觉支,择法、精进、喜、息、定、舍觉支。阿难,此七觉支,汝当为诸年少比丘说以教彼。若为诸年少比丘说教此七觉支者,彼便得安隐,得力得乐,身心不烦热,终身行梵行。


--《中阿含经》




Bodhipakkhiyā dhammā

The Thirty-seven Ways to Enlightenment



图片
图片


三十七道品,是我们修行最基础的部分。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在上面去做文章。六度只是庄严,只是璎珞。


见决定了我们成长速度的快慢。见地越高,修行的速度就越快。越有圆满的见,就会越顿。


我们为什么修行慢?就是因为习气重。如果通过净化习气,我们变得干净了,那这个时候在修道上就是越快越好。佛陀这一生带弟子,也是希望弟子们个个能成佛,至少人天增上,这是佛的最低要求。然后在人天增上的基础上,超出三界,证声闻四果、缘觉。但这还不算佛的本怀,所以佛还要往下讲。如果停在了前面部分,佛是要呵斥的。


图片



Magga

The Eight-fold Path



图片
图片


所以藏教的部分实际上已经很伟大了,但在佛法里,这还属于打基础的,佛陀并不希望众生只停留在这上面,如果只停留在这上面,没有殊胜的见,我们无量无边的恶业怎么破?


就像我们念“无量寿智光”一样,这个名字就不得了,佛的智光本身就是无量寿的。那佛这么大的智慧,岂止是就跟我们讲藏教的?


苦、集、灭、道,道谛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道”就像阶梯一样,有了这个阶梯,才能够跳出三界。道也像一座塔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不会有七级浮屠。



如我所说,四真谛法。

云何为四?

苦集灭道。

何谓苦谛?

有八苦故,名曰苦谛。

云何集谛?

五阴因故,名为集谛。

云何灭谛?

贪欲嗔痴毕竟尽故,名为灭谛。

云何道谛?

三十七助道法故,名为道谛。


-- 《大般涅槃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人天善法】为什么你的心总被外境所转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讲经说法者应注意哪些
· 【中英双语】念诵心经遣除违缘、福慧增上
· 甘露醍醐 |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 三千多年,这个团队没有中断
· 【音频版】五台山之旅 | 登上菩萨顶
· 当东方智慧成为一种概念
· 印光大师:注重因果 存改过迁善之心
· 这一过,就入圣道了——《天台宗纲要》学记第十五课
· 让“胜利”,成为此生的标志
· 【德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你的依靠
· 想利益众生,就要调柔堪忍——日诵净行品60愿
· 有时间去学这些,是一种福报
· 度众生,是艰苦卓绝的大事件
· 这一过,就入圣道了——《天台宗纲要》学记第十五课
· 出家要信佛法
· 跨越生命的困境,加速成就觉悟
· 【茶香慧日寺】:为什么说生死大病的特效药只有佛教有
· 虚云老和尚:但尽凡心 别无圣解
· 生生世世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