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优昙花,为谁而开?

2021-09-21 21:3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你可知道?

这美丽的昙花,

为谁而开?


它美得震颤心灵,

美得惊艳、深沉、脱俗,又高雅。

美得可以上供十方诸佛。


这薄如蝉翼的花瓣,依然纤络分明;

这娇嫩的花蕊,像极了千手观音的千手,

舒展向人间。

 



图片

古文殊寺第一朵昙花开放




很多人愿意记录它,但是面对美到如此极致的昙花,你还有创作的空间吗?你还能艺术加工吗?


就像书法一样,最难写就是这个“人”字,这一撇一捺,要写好是不简单的。


越是自然,越是天真无瑕,就越难以用手段去表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文殊寺义工风采




在这样的雨天,我们还在搬地砖,在这种奉献中,没有男相,没有女相,没有贪嗔痴的丑恶,只看到了每一个人虔诚的相、清净的相,犹如绽放的昙花一般。

 

在我们无量劫的生死轮回中,都不曾绽放过这么美丽的心花。


当我们这份向着佛的虔诚,超越了我们凡夫贪嗔痴的低级状态的时候,这一刹那,我们心中觉性的花开放了。




图片

古文殊寺第一朵昙花开放




昙花一现,

不仅芬芳馥郁,

而且,刹那间超越生死,

现出永恒。


我们生命中的这一刻,

将成为我们资粮中美丽的镜头,

永远定格在时空中。




图片

悟公上人舍利




我们怎么追随佛陀?我们怎么样感恩祖师?


有时候很简单,只需克服我们的慵懒,用我们的勤劳去呈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就可以了。


所以一个修行的人,他的魅力就犹如在无量劫轮回中,在苦难的生命里,绽放了一朵高洁的昙花一样。




图片

古文殊寺第一朵昙花开放




我们不能令如此绝美的昙花,

独自在角落里自生自灭,

所以我们记录它,并传播出去。


同样地,我们奉献着,辛苦着,

但这份辛勤所开放的智慧之花,

这种精神文明的力量的震撼,

我们要与有缘者同乐,

令大家同沾法喜。




图片





我们对这种文化肯定是充满自信的,所以才会穿上这领衣服,扛起这面大旗。


这一定是利国利民的,一定是对过去的祖先、现在的社会、未来的子孙有正面建设的,乃至对一个人,对一个家庭,对一个社会,对一个国家,对整个世界,对人类乃至对四生六道,一定是有益的。


我们充满了这种自信,所以我们分享出来,相信有缘人自会知道,并珍惜。




图片

古文殊寺傍晚美丽的霞光




就像天边美丽的霞光一样,
有人懂得珍爱它,欣赏它,赞美它,
把霞光的醉人之美灌进自己的心灵,
让它成为自己生命中永恒的一抹绚烂。

但有的人就匆匆而过,
并不在意,
心里还想着,
这霞光一会儿就消失了呢。




图片

古文殊寺第一朵昙花开放




无论过去的你是如何地爱惜这个身体,现在的你竟是这么大方自然地踩在这泥水地里,超然地忘我。

我们愿意放弃我执,皈依到不生不灭的佛性上。我们的生命就这样融在了雨里,融在了风中,融在了日光里。你知道这有多美啊!

这是无上的修法,这是极高的加持,这也是真正高贵的修行。




图片

古文殊寺第一朵昙花开放




勤劳,就是给佛菩萨最好的供养。


天道酬勤,我们的寺院就是这一根一根钢筋编织出来的,这就是我们的莲花。这种进步让我们的生命交织在一起,不是私人的情感、财力、衣食住行交织在一起,这样的生命是觉醒的。


这样一个大家庭,在这个旋转的地球上多美丽啊!佛法的智慧就这样慢慢地沁润到我们的心田里。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修行人就是这样的:你能找到感觉了,投入进去之后,就会越来越发现它内在有一种规律,然后就去运用它。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殊胜时节】中秋节 ​恭迎月光菩萨圣诞
· 甘露醍醐 | 吃月饼、赏月亮,要跟我们的生命联系在一起
· 常识 | 佛教中秋拜月仪轨
· 五台金色月,过中秋,迎月光菩萨圣诞
· 【英法德意西瑞罗波日韩十国语种视频】恭迎月光菩萨圣诞
· 福满中秋 | 恭迎月光菩萨圣诞 :月光遍照 诸事圆满
· 悟公上人 | 下方世界诸佛赞叹这部经不可思议的功德
· 月有阴晴圆缺,慈悲不分昼夜 | 中秋节,恭迎月光菩萨圣诞(附拜月仪轨)
· 【佛教常识】业力与愿力有何不同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一念清净心有多少功德
· 【轮回是一场误会 】 超越业报的方法
· 日诵净行品36愿——服诸善根,具足惭愧
· 禅堂里打坐为什么不能念佛?——安般修法的重要引导(上)
· 法音声所在之处,即为有佛 | 诸比丘七不退法之结篇(圆满)
· 悟公上人 | 北方世界诸佛赞叹这部经不可思议的功德
· 陶冶情操,修炼出莲花的光明
· 【公案寓言】莫让信仰仅停留于表象
· 智者大师 |《六妙门》连载(三)
· 甘露醍醐 | 为什么在寺院里,很多问题能顺理成章地想通?
· 昙花献瑞,一现永恒——古文殊寺第一朵昙花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