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献 ·
请这灵动的莲花代表我们的心,
敬献给把佛法住持在人间的善知识
离我们最近的佛
不管你有没有感觉,不管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虚云老和尚都是真实地存在,是离我们最近的佛。
/
感受他的那份大愿力
我们看到经典里记载不退转地菩萨,虚云老和尚就是这样的,他生下来是一个肉球,妈妈心里一惊,也是因为功德无量吧,去世得非常早。第二天有个卖药翁来了才给剖开。所以虚云老和尚一生都在对妈妈的这种忆念当中,对妈妈有一份愧疚。
一八八零年,在虚云老和尚四十岁的时候,从浙江普陀山三步一拜朝五台山,心心念念把自己的心与道相应,与佛菩萨相应,希望能籍此功德超升自己的妈妈。我们看《地藏经》就知道,虚云老和尚就是现实版的地藏菩萨,是离我们生命最近的一种应化。
他老人家在末法时代的种种示现,就是在提醒我们,修行要坚定到什么样的程度。在老和尚一百一十二岁的时候,还三番两次地遭人荼毒,连他的弟子都觉得,这样一个老人家,骨头被打断,内脏被打坏,七孔流血,木棍打断了,又拿铁棍打,脚在身上踹,所以连弟子都没办法想像师父怎么能够活着,不可思议。最后他说一句“我的众生缘还没了,我要不想死,你们是打不死我的”。这是多大的悲愿 -- 要救度我们,要把佛法延续。当地藏菩萨的悲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落实在现实生活中的时候,是何其悲壮啊!
虽然我们在座的没有人面见过虚云老和尚,但是他老人家这份坚韧不拔、艰苦卓绝的宏愿力是超时空的,我们佛弟子的心灵如果够敏感,够清净,应该可以感受到那份大愿力。
几千年来,这个地球上不管时代如何更迭,多少桑田变换,但是佛法依然存在,因为度众生的这个宏愿的难度是超过世间一切的。
父母亲对孩子教育的难度,远远超过生养孩子的难度,父母亲对子孙的那种爱没有办法跟佛菩萨比的,一个菩萨要度众生是屡发重愿呀!菩萨度众生的大愿是坚定不移的,叫直至菩提,在这条路上不改初心,一直到成佛不间断。
佛教的这种精神,祂对众生如同对自己的父母一样,要报答父母的恩,要尽子孙的孝,这种情感是不受世间名利所左右的。
敬献善知识
我们学佛久了之后就稍微会有一点细腻,看到莲花,我们都很随喜。它在风中微微颤动,它的摇曳好像都颤动到了我们的心。以前我们总觉得“天若有情天亦老”,好像天地无情似的,学佛了才发现天地是大有情,天地生万物,这万物太有情了,比如我们世间人就喜欢用鲜花来表达情感。
佛陀过去叫云童菩萨,手持七朵红莲去奉献给燃灯古佛,祂的菩提心令莲花住于虚空而不落,如果说这个场景是不可思议的,那接下来当燃灯古佛受完供,说完法,要步行回住处的时候,云童菩萨看到燃灯佛行走的途径上有一滩水渍,于是匍匐下身体,把头发布在水渍上,请佛陀从祂的发上踩过。
祂的这个举动、这份心,佛看在眼里,佛不一定要去踩,但是佛会站下来,慈爱地看着匍匐着身体的这个孩子,垂手去抚摸祂,说:“你于未来世得成佛果,号释迦牟尼。”
祂对佛陀的这份虔诚已经超越了时空,这就是有量子纠缠的。你对三宝恭敬,你对佛宝圆满的生命恭敬,你的生命就会变得圆满,这就是因果。所以他不仅是铺在一个凡俗的路上,实际上燃灯佛把祂的这个虔诚的行为,已经转化在祂生命的菩提大道上了。
我们如果想了解佛教的这些精神,在高僧大德的身上是可以看到的。
虚云老和尚在鸡足山的时候,有个军阀派人要杀老和尚,老和尚听到之后,只身前往面见那个军阀,他的弟子们包括当兵、当警察的都劝老和尚不能去。到了之后,那个军阀对老和尚冷枪相对,就是想杀他,但是老和尚始终不怖不惧,有礼有节,最后这个军阀成了一名虔诚的佛弟子,也是老和尚一生的大护法。这个文章我们微信上有,大家可以看看。
虽然我这辈子没见虚云老和尚,但是他所有的一切,不管是他开示留下的文字,还是他亲笔写的字,还是他的图片,我看到了都会被触动,都会流泪。
一点小感悟
今天我们也讲到了莲花,
希望这朵莲花能成为我们供佛的代表,
我们虔诚地礼敬佛陀,
礼敬地藏菩萨,
礼敬虚云老和尚。
就请这灵动的莲花代表我们的心,
去奉献给如佛一般的人,
奉献给把佛法住持在人间的善知识。
阿弥陀佛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