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公上人 | 人有五难,应当一心一意修行

2021-08-31 21:32: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QINGLIANGBAO 

一 人身难得

二 中国难生

三 五根难备

四 善友难值

五 佛法难闻


图片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凡是信佛的男子,都可以叫善男子;凡是信佛的女人,也都可以叫善女人。佛是慈悲啊,我们众生听到佛教导我们的音声,一个“善”字放到头上,我们多少高兴。“哎呀,我也有善根啊。”这就是佛的慈悲心。


     听到有人说起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念起阿弥陀佛来了。或是一日,或是二日。“若”是假若,不一定之时。或是四日、五日、六日、七日,念到一心不乱,专门在上面,一点不夹杂其他的念头在这里面。


     这里面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出家人也在内了,在家人也在内了,六道众生也在内了。只要有因缘,都包括在里头。但是为什么都称他们善男子、善女人呢?因为一个人能够听到佛的名号,他的前生必定有善根的。《金刚经》讲:如果不是前生种善根,哪里能够听到佛的名号?听到一佛、二佛、三四五佛,都是过去种过善根来的,讲得这么清楚,所以才有这种福气。





图片
图片


     

     怎么见得有福气呢?要晓得凡是做一个人,都有五种难处:


     第一是“人身难得”。


     照佛经上说,要完全不犯五戒,或是修中品的十善,才可以得到一个人身,一个人的身体。这个人,可见也不容易得的,人的身体很不容易得到啊!但是讲起来,发心修行,独有人道来得容易。


     所以我们四川裴休丞相有文,他讲:天道极乐,阿修罗多嗔,三恶道多苦,都很难修行,唯独人道“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可见这个人道不容易的,“人身难得今已得”,我们大家要生清净心,难遭想;“佛法难闻今已闻,善友难遇今已遇,道场难兴今已兴”,这是不容易的。


      不过成佛了就不一样了,譬如释迦牟尼佛本来已经成了佛的,在过去久远劫早已成佛,因为要接众生,显出相来,给大家看一个修行的榜样,所以特地再来投生,再来释迦王宫做太子,这个太子叫等觉太子,慢慢地再修行成佛,这就是一个“现相成佛”——应身。说佛法也是在人道里头的时候多,所以佛经里头,不说天身难得,只说人身难得,就是这个缘故。





图片
图片


     第二“中国难生”。


     若是生在边地,像现在的外国,就很不容易听到佛法了。


     第三是“五根难备”。


     眼、耳、鼻、舌、身,这个五根也要具足。你耳聋,听不到佛法;眼花、眼盲,见不到佛身。要完全具备五根,是不容易完全的。眼盲就不能够看经书,耳聋就听不到佛法,舌坏了就讲不清楚,就不容易念佛,身体残缺了就不能够拜佛,做别种的一切功德。


     第四是“善友难值”。


     你是不容易常常碰到善友的,现在是末法的时代,人心恶劣的多,只有引他人做坏事的人多,肯劝人做善事的人少,肯劝人念佛修行的人更加少,所以叫“善友难值”。碰不到善友,就没有人把佛法来劝导了。


     第五“佛法难闻”。


     有了上边所说的四种情形,要听到佛法实在是不容易了。但是佛法里面有讲到:佛到娑婆世界成佛也非常为难,听闻佛说这部《阿弥陀经》更加为难。这部《阿弥陀经》为什么更加为难呢?是难信之法了,文字简单、义理丰富,单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即生了脱生死,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人家是真正难得相信。





图片
图片


     故所以,况且佛是难得出现在这个世界的。有的时候,竟然一个劫里头,没有一尊佛出世。或是几个劫里头,也没有佛出世。照《法华经》上说的:“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这是《法华经》里讲的,“一百八十劫”,这不得了;“空过无有佛”,那是没有佛的时候,更加长久得不得了。


     像现在这种贤劫里头,有一千尊佛出世真是难得的,照现在算起来,释迦牟尼佛正法、像法,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末法时代了。已经末法时代到了多少年呢?已经到了有四百四十年过去了,这是照现在来说。照从前老祖师,像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等规定的,佛法已经三千多年,那已经一千多年过去了,末法已经一千多年过去了。


     “正法”有修有证,这就是正法。“像法”就是能够听到佛法,但是证的人少了,修的人多。头一个五百年是正法,第二个五百年这样子过了,正法时代过了,像法就是塔庙坚固、多闻坚固;到了末法时代,塔庙也不坚固了,所以常常要被破坏。一个运动来了,没有开放,没有保护,就要摧残,总要经过许多……所以我们听佛法,是不容易的。


     到弥勒佛出世时候,方才再有佛法听到。那么生在这个中间时候的人,不是都听不到佛法了么?所以现在我们这些人,不要自己看轻自己,不要自己对不住自己,我们在这个五种难处里面,一样难处也没有,还可以一心一意地修行,如果再不一心一意修行,是不是可惜了?





出处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悟公上人   讲解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智者大师 |《六妙门》连载(一)
· 佛弟子要修持的七不退法第五组(一)——五台安居清凉法要
· 龙树菩萨圣诞〡他入龙宫得《华严经》,宣深法义建大法幢,成就早被佛陀授记
· 听寒山诗|这八句,是佛门各宗各派的精华,是东方文化的精华
· 我们为什么苦——七不退法第五组(一)
· 恭迎“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圣诞!愿众生开佛知见、智慧如海!
· 【安居法要】诸比丘七不退法之第一组
· 悟公上人 | 信愿行的行,有正行和助行(下)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漫谈“一心念佛”(二)
· 【中韩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我们生命的导师
· 甘露醍醐 | 拥有承担众生苦难的能力
· 佛弟子要修持的七不退法之四(下)——五台安居清凉法要
· 每年地藏月都要超度、回向,有意义吗?
· 转凡成圣,这七觉很重要——七不退法第四组(下)
· 悟公上人 | 信愿行的行,有正行和助行(上)
· 【安居法要】佛陀宣讲“诸比丘七不退法”之缘起
· 弘一大师: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二篇 观澜知源 中流砥柱(三)
· 甘露醍醐 | 智慧的眼才能见到文殊菩萨
· 佛弟子要修持的七不退法之四(上)——五台安居清凉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