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下生经》中讲到,弥勒降生翅头末城,学道成佛,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开三次法会。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
弥勒佛三会得度生老病死
“惠施彼人,使成无上正真之道,亦使将来弥勒佛三会得度生老病死,往生净土。亲近弥陀,证无生忍,还入娑婆,化诸有情,同登觉岸,成无上道。”
在受持八关斋戒的仪轨中,这段内容就讲到,即使你将来到了弥勒佛的龙华三会,度了自己的生老病死,但是为了度尽众生的缘故,还是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惠施彼人,使成无上正真之道
所以在《佛说无量寿经》里,为什么佛还要咐嘱弥勒菩萨?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弥勒佛的龙华三会?因为这个三会就是你们家的三会,大家懂吗?娑婆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的世界,所有有缘人都汇集在这里,你自己跑了倒是简单,但是你把与你有缘的人置于生死而不顾啊!
所以即便我们自己解脱了,也要追随弥勒佛,帮助有缘众生一起觉悟,引导他们走向解脱。乃至我要静修,追求进步,到极乐世界去留学,其目的也还是“不违安养,还入娑婆”。
所以我们佛弟子应该有一种怎样的情怀?这是要慢慢去体会、去悟的。实际上这里面还暗含着一个道理:我们如果能到阿弥陀佛的净土成就,为什么要追随弥勒佛?
不违安养,还入娑婆
请问弥勒佛是为了谁而学道成佛?为了一切如母有情。弥勒佛的龙华三会也是为了帮助这些如母有情,弥勒佛忙着度我们的家里人,我们自己却溜到极乐世界去了,你想想这样对吗?
为什么窥基大师要到人间投胎来帮助玄奘大师?他的前世就是这样想的:释迦佛入灭了,那我就入定,等到弥勒佛成道的时候再来吧。玄奘大师跟他说,你虽然有这个本事可以一直入定到弥勒佛的时代,但是释迦佛陀的教法现在还在啊,你怎么忍心不帮忙呢?就是这句话把他感动了,所以才再次投胎来到人间,弘扬佛法。
化诸有情,同登觉岸
这就是我们现实的人生意义,除了念佛求愿往生极乐世界,我们还应该做一个有悲心、有责任感的人。观音菩萨都把自己的本师阿弥陀佛顶在头上,那我们的本师是谁啊?我们的本师是释迦牟尼佛啊!
释迦牟尼佛为了救度我们,在人寿百岁的时代示现成佛,我们却想着溜到极乐世界去享受,我们还是佛救的呢,佛正在救我们家的老祖先,救我们的父母,我们回过头来也不想着帮帮佛吗?这是于心不忍的。
如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了,就知道我们也要发心:我要做一个好的弟子,我要成为释迦佛弟子在这个人间的模范。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