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清淨乞食住

2021-02-07 21:32: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

《清淨乞食住》










图片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一日清晨,舍利弗尊者著衣持钵,入城裡乞食,回到祇树给孤独园后,收衣钵,洗足毕,即持具入林中坐禅。舍利弗尊者从禅坐中出定后,前往佛所,顶礼佛陀后退坐一旁。


     佛问:「舍利弗!你从何处来?」尊者答:「世尊!弟子刚才于林中坐禅后前来此处。」佛又问:「你今日入何等禅定呢?」尊者回答:「世尊!我观五阴苦、空、无常、无我,而入空三昧。」


     佛为舍利弗开示:「你今日已能入上座比丘之空三昧,在任何时刻六根对六尘时,都能不起爱念、染著,非常令人讚歎!当知若有比丘欲入上座比丘之空三昧者,应当如是学:若入城时、若行乞食时、若出城时,当作如是思惟:『我今眼见于色,是否起了欲爱、贪爱的念头?』」


图片
图片
图片


     「比丘作如是观时,若发现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为了断除恶、不善,应当精勤修习各种法门,繫念一处而修学。譬如有人被火烧其头、衣,为了要将火灭尽,应当要更加努力,才能将火灭除。比丘也是如此,应更加精进努力,修习各种方便法门,繫念修学。」佛又说:「当比丘作如是观察,若于道路、若于聚落中乞食,若出聚落,此中眼识于色无有爱念、染著者,愿以此喜乐之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习。因其心不贪著,故可称此比丘于行、住、坐、卧皆能清淨乞食。因此,此经名为清淨乞食住。」佛说是经已,舍利弗尊者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 ‧ 卷九》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省思

佛法的实践在生活中,所以佛陀教导比丘于行、住、坐、卧间收摄心念,远离贪爱、染著之念,作为契入禅定之方便。在瞬息万变的因缘中,保持作主的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动,不为物转。

《六祖坛经》云:「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不论动静閒忙,提起觉察、觉照的观照之智,每一个因缘都是修行的契机,日久功深,必能成就「动静一如」之无上禅。


(此评论仅用于引导,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新年吉祥】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
· 蓬莱拾遗 | 一切恭敬,方才相应
· 学佛吗?这样找师父肯定不会错
·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对治我们身心病苦的良药
· 【最新原创佛曲】全网首发|觐见智慧文殊圣尊祈祷文
· 这七笔财富,拥有一笔就是人生赢家!
· 【佛典故事】佛陀的最后说法
· 修行不是走过场
· 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
· 慧日法语甄选|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 蓬莱拾遗 | 每日功课要做好,拖下去是没有底的
· 冬夜咏梅 | 这是一场有关梅花的夜话
· 一代禅师走出的千古江湖,至今流传
· 印光大师 | 修因果·明心性
· 【佛典故事】四姓平等
· 在这里的每一天,都不可再来
· 慧日春意暖,送灶祈吉祥 ——慧日禅寺恭迎监斋菩萨圣诞
· 蓬莱拾遗 | 余教修行得力难, 唯有持名最有功
· 这个是窍门,能消业障、生福德、得真实受用
· 慧日春意暖,送灶祈吉祥 ——慧日禅寺恭迎监斋菩萨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