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佛为梵志授记作佛

2020-08-26 22:06: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

                《佛为梵志授记作佛》





     无数劫以前,灯光佛出现于世,至钵头摩大国度化,有大比丘众十六万八千人常随左右,全国上下都会前来供养。当时的国王提波延那以法治国,也常礼请佛陀一行入宫接受供养。 


     一日清晨,灯光佛带领诸比丘入城托钵。当时有一梵志之子名为弥勒,容貌端正,众中独出,犹如天人般庄严,不仅通晓经藏,亦明诸书咒术,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梵志远远地看见灯光佛走来,发现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殊特庄严的相貌世所稀有,令人心生欢喜。思惟书籍所载,了知佛陀住世甚为难遇,所以发起善心,欲把握供养因缘。


图片


     这时,梵志手持五株花来到精舍,心想:「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希望我供养佛陀这五株花的功德,能见此三十二相。」没想到,梵志最后只见得如来三十相,不见广长舌相及马阴藏相,于是心兴狐疑,而说了一首偈语:


 闻有三十二,大人之相貌,

   今不见二相,相好为具否?

 颇有阴马藏,贞洁不婬乎?

   岂有广长舌,舐耳覆面乎?

 为我现其相,断诸狐疑结,

   阴马及舌相,唯愿欲见之。


     于是,灯光佛即入三昧定中,令梵志见其二相。佛陀又示现广长舌相,左右舐耳,并放大光明,还从顶入。梵志见到如来三十二相后,非常欢喜,遂发愿:「我今持五株花供养如来,并以此身供养圣尊。」随后,五株花便在空中化成宝台,有四柱四门,极为殊妙。梵志见此景象,更加欢喜,又发愿说:「愿我来世亦能成佛,如灯光佛一样,弟子常随左右。」佛陀知道梵志的心念,于是微笑授记,口出五色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最后光从顶入。



图片


      经典记载,佛陀若为未来佛授记时,光从顶上入;为辟支佛授记时,光从口出,还入耳中;若为声闻授记,光从肩上入;为天人授记,光明则从臂入;若为人授记时,光从两脇入;若为饿鬼授记,光从腋入;若为畜生授记者,光明从膝入;为地狱授记时,光从脚底入。所以,当梵志见光从顶入,欢喜不能自胜,即铺发于地说道:「假如佛陀不是为我授记,头髮即于此处断坏。」灯光佛知其心念,于是告诉他:「赶快起来吧,来世你必当成佛,名释迦文如来,成正等正觉。」梵志闻佛授记,心怀踊跃,不能自胜,即证得遍现三昧,腾于虚空,离地七刃,恭敬地向灯光如来行礼。



--- 典故摘自《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八》






省思


佛住世时,常以诸缘度化、授记众生。今日佛虽已入涅槃,弟子仍应以戒为师,依正法而行,犹如佛住世,如此必能意解心开,走上解脱之道。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这样的赞叹原来有密义——《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26集
· 当禅师遇上“阿弥陀佛”......
· 成为自己的“冥阳教主”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心灵是一个“隧道”,能让祖先得到解脱
· “南无”的真实义
· 法语图|高尚圆满的标准
· 【佛典故事】正念破魔
· 大功德光明云的境界
· 蕅益大师 《寄母书》
· 佛陀所觉悟到的真理长存世间——《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25集
· 孝亲报恩月,尝试践行婆罗门女的“孝”
· 甘露法语 | 三皈依
· 七夕,佛教你如何让“爱”保质不消散
· 法语图|修行人要看本质
· 【佛典故事】梵志得度
· 诗尘有金身|这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
·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贫穷布施也不难
· 这部经由佛来介绍佛——《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二集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在寺院写超度牌位的重要性
· 这部经由佛来介绍佛——《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