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这里建设寺院,
会引起人们的思考的,
三宝到底是什么?
三宝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生命需要三宝?
这个都会引起人们的思考。
我们在这里建设寺院,会引起人们的思考的,三宝到底是什么?三宝的社会价值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生命需要三宝?这些都会引起人们的思考。
我们每一个人从个体生命来说,从学语言、学走路、读书、到参加社会工作等等,都是围着“我、我的、我所”,我的小家庭,我的小个体,现在放下这些能到寺院的团队中来,这本身就是迎头一个大问号,我为什么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这里?我为什么要停留在这里?这都会引起我们思考的,你在这里一天你也会想的,三天,乃至三个月,你还是每天会这样想的。
但是如果你把这个想通了,就是把你自私的神经打通了,就知道什么叫大公无私,什么叫舍得,这个时候我住在这里已经超越了这个小“我”的自私的价值取向了。
有的人虽然人在这里,但是他的心是不服的,他要思考的,就是这个思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转凡成圣的过程。没有这样的一个过程,佛菩萨就算站在你面前,你也理解不了佛菩萨的境界。阿弥陀佛因地修行的时候,法藏比丘早就完成了这个过程。
每个人肯定都想过,我为什么在这里?这就是我们的自私和开放这两个非常矛盾的自我的一种较量,因为人天生就是自私的。
所以儒家和法家里面就讲,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法家就是“人之初性本恶”,你说自私是善还是恶?如果我们是完全自私,不考虑别人,那就是恶,如果把这个自私的心,将心比心,能够推己及人,这就是善。
一个人的善良,是可以从自私里面展演出来的,所以妇人之仁遍及天下便是圣人之仁。一个妈妈爱自己孩子的这种自私的心,如果为天下人去想,那她就是圣人;如果一个妈妈为了护自己的孩子,把别人推到边上的,这种本能的心就是失去理性的,那就是恶;如果这种本能上升到理性的,能够推己及人的,将心比心的,那就是善。
所以善和恶之间,它只有念头的差别,没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我们这个团队,大家互相自己克服自己的小我的自私,在奉献的过程当中,在不断的扪心自问的挣扎里面走出来之后,心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坦荡了,越来越会觉得,我真的是在五台山了,我可以深呼吸了,甚至愿意向净化得很理性的人去学习,去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个时候的我们在这里,就是为了追求生命的价值,为了虔诚追随三宝而在这里。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从凡夫的自私自利的思维一下就能达到那么高的境界的,这是需要每天不断的锤炼自己,每天不断的反问自己的,这个修炼的过程是充满泪水和汗水的。
我们在这里干活流汗,这只是表面上的苦,真正的苦是内心的煎熬,你哪一天能够征服自己说服自己“我在这里我在做主”,但是你的家人能否理解你的追求呢?这也是一种生命的拷问,这种不是利益观念的碰撞,而是思想不在一条线上的差异,我们在五台山,我们应当知道这种思想上的差异只有智慧才能解决。
学佛的信仰是不容易建立的,它不是物理作用,而是一个心灵的成长过程,最初的成长都是充满泪水和汗水的,我们要懂得互相保护大家,要知道我们自己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别人也都是这样。
我们要珍惜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可以在这里,互相提携着走向生命的圆满境界。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