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逢好时代,在寺院还可以过上一种古时候的生活,晨钟暮鼓,清清静静的。弘扬佛法就是劝别人,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个修法当中,除了自己受用之外,还要劝进行者。劝是为了对方能闻思,最后还是为了修。
当初我也是因为要了生死,所以离开家,跟父母亲说要找山洞修行,因为这样的机会遇到了我师父。那个时候出来大多数是住寺院,这里住一天,那里住一天,就这样一路走,在一次的路程中遇到了我师父。我以前没有出家的概念,只是想修行就行了。后来九三年去普陀山又遇到师父,这就是缘分吧,那以后又带着人再到新昌大佛寺,专门去朝拜师父,那是第三次了。那一次师父身边的一些老居士就劝我:“哎呀,如果有像你一样的年轻人能在师父身边出家,给师父做侍者,我们也放心一点啊。”当时正好遇到师父身边侍者都派出去学习了,那时候我还说:“大概师父不要我们吧?”他们说:“你求出家啊,师父慈悲,会的。”那之后回去上海,九四年三月份就准备好到师父身边了,当时妈妈哥哥,还有很多居士把我送到寺院,所以师父很高兴,说明我出家是家里父母同意的。
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跟师父讲,我是想修行的,跟着师父,一是看到师父的修行功德炉火纯青,但身边也没有人奉伺。另一个是有种“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心态。玄奘大师他老人家也是发的这个愿去印度求法,“远绍如来,近光教法”,宋朝理学家说,继千古之绝学,实际上都有一脉相承的。玄奘大师这一句话是名言,当时我也这样想,修行这个事情这么好,大家都还不知道,我要告诉大家。
我在上海做居士的时候,经常跟居士团队念佛,大家非常精进,一个六平方的小房间,满的时候能挤二十个人在里面念佛,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念佛。所以我出家之后,没有想其他的,就是一心一意的还是想修行,也并不想建寺院。
后来有些同参道友劝我应当有个庙,说那些信众怎么办,所以那时候到慧日寺这里,只有三圣殿、大殿、藏经楼、斋堂,我一看有地方能做功课,挺好,我就答应接收了,但也还是完全为了修行,因为要大众化的弘法,又要推广佛教,所以也就是大众化的接收,慢慢培养,这十几年来慢慢地为大家服务,推广佛法。
这十几年的弘法也是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力量,还有一个主要是靠祖师大德们深厚的功德力,没有他们的功德力作靠山是做不了这么多的。
今天为什么跟你们聊这个呢?从我信佛到出家,这一路都是为了修行,有一个道场也是为了给大家修行,就是大家要真正的听话,修行是要玩真的,不是假的东西。所以有个老和尚说自己业障重呀,为什么说自己业障重,我想了好多年,现在有点懂了。
实际上建设寺院,作为我们出家人也是要付出的。你想想,来出家谁想去种地啊,你要想种地你会来寺院吗?大家到这里都想有个莲花赶快让我坐上去,什么都别让我干,烧饭啊、铺床啊、种地啊、都让别人干,最好让我天天坐在莲花上。人都是这样的,一想出家,一想修行,马上就想成果,实际上有时候这样想也是一种自私。我想修行,我想成佛,这就是我想,只要是你想怎么样,你成不了佛,修行恰恰要修的就是这个我。以前你在家不用种地的,到这里来要叫你去种地,这就叫修行。过去你去种地是因为是农民,现在种地每一刨刨下去,刨的不是地而是你的我执,把我执的土松开,有可能不是弄一朵莲花给你自己坐上,而是你要为别人弄朵莲花,这就是你的修行。你给大家都服务好了,那你也有福报了,你就有自己的莲花了。
师父们为了这个道场付出这么多,那我们来到这里就要真的修行,不是说挂在嘴皮上的“师父我很想修行,所以我来了”,如果你不知道怎么修,我之前讲了那么多的法,都可以慢慢听,但是还要学会听话,一开始或许不理解,后来慢慢就理解了。当我接受你们的供养,你们的生命就跟我结了缘了,我们大家一起学佛,慢慢地就会改变我们的人生命运,从狭隘的生命走向有光明的出路。
佛法的修行是很真实的,所以要有一种信心,然后在这个信心上往前走,但是实践要我们自己去实践的,也是慢慢地才会觉得,否则自我感觉还是挺好的。
-END-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