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力乃佛法先导

2020-06-09 00:03:00 发布: 人气:2




愿力

乃佛法先导


图片




 图片

问:

发菩提心最胜功德,利他自利,为菩萨行。如诸比丘对佛菩萨,发大誓愿,为是义故,其如宰官当权住世,一切易办;至或卑微分力歉薄,作何愿力,而为功德?


师云:

法门无量,愿为先导,世出世法,无愿不成。愿者,好也,欲也。欲舍离一切恶法故,欲破除无明结使故,欲入诸菩萨甚深法门故,欲广行善法,饶益有情故,欲化诸众生同成佛道故。若无有愿,如画无胶,如马无辔,如陶家器,虽成其坏,未经火煅,终不堪用。


是故初心学者,及诸菩萨,以愿为基本,故更以弘誓坚之。弘者,广也;誓者,制也。以弘誓愿,广制其心,令无退堕。释迦大师因地中,发四弘誓愿,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然发愿度生,必能自度,入此法门,烦恼自断,法门自深,佛道自成矣。


发此誓愿,须以勇猛智力,资以自强,如有力人无有怯弱,无有退转,径入佛道,斯誓愿最为有力也。是故金刚藏菩萨,于华严会上,令诸菩萨忆念本所誓愿,普大饶益一切众生,皆令得入不思议智慧之门。又诸菩萨,因地有大智力,发大誓愿,谓能摧怨敌故,不可屈折故,知是处非处,无因恶因等。儒云“终日乾乾”,此亦刚毅之象,以自强不息,而入道故。初心者,勇猛智力,降伏魔外,入深法门故。若无愿力者,譬如种子无阳,悉烂坏故。此愿力非但比丘能发,诸宰官亦当发,岂但宰官有权位能发,即一切长者居士,乃至最卑微无势者,皆悉当发此誓愿,自度度人,将所修功德,悉皆回向大地众生,同成佛道,此即觉心,觉心者即菩提心也。


此心不可分发,当全发,又不可间发,当时时发,数数发,对佛发,对菩萨发,对圣僧发,对善知识亦发,对一切僧友及有情,一切众生前,悉当发。以此大心,直至成佛,皆愿力故。故知愿力乃佛法先导。如有一人,我欲参禅,决不退堕,即愿力故。岂但善愿,即世间所欲,皆以愿力成故。昔有一推车人,不信佛法,一日推车,至墖边过,见火烧宝墖,心不忍坏严饰故,进前救之,已戏发愿言:佛说有果报法,我救此宝墖,愿我来世,为一最长大有力者,舍此身已,即生阿修罗道,其身最长大而有力。此戏发愿,亦满足不虚,况真实心,至诚心而发愿,无有不满足者。


如初心发愿,慎不可生卑劣想,当发菩提心,凡所修最微善根,及最殊功德,悉皆发愿,回向于大地众生,同成佛道。纵于其中,颠倒退堕,亦藉愿力相资,如无目人有牵引者,能前进故。修净土者,以信行愿为资粮;参禅者,安得不以愿力为导引耶?在家欲舍尘劳,欲离火宅,欲出生死,欲免轮回,非愿力坚强,则不能也。是故当发大愿,岂以卑劣,而不发大心乎?


若达平等实相,一微细众生,与毗卢遮那佛,等无有异。《华严疏》谓:遮那如来入一微细众生身中入定,全身不散。此众生不觉不知,谓佛生同体故,理无分齐故。《维摩经》谓:供养难胜如来,与最下乞者等。斯达实相之理,无所分别。以此观,人有贵贱,位有尊卑,而心无高下也。是故当发大心,以愿力维持,直成佛道,似不可须臾有间然也。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莲池大师:学道无幸屈
· 以悲心恒顺众生,以智慧普皆回向︱《普贤行愿品讲记》第16集
· 闰四月十五日开示集锦|追求快乐是本能,获得快乐是理性的结果
· 甘露法语 | 愿力
· 【世界海洋日】开启一段海洋奇遇,深海动物也入定?
· 【文殊菩萨圣诞开示精粹】我在此等待那万劫轮回的游子
· 一张照片,无量加持
· 甘露法语 | 极乐净土
· “常随佛学”,你有这个胆量和决心吗?︱《普贤行愿品讲记》第15集
· 戒是捉贼,定是缚贼,慧是杀贼
· 大智妙吉祥,诸佛发心之导师 | 文殊菩萨度化妓女的故事
· 虚云老和尚:古来祖师直截了当,无非教人断除妄想
· 甘露法语 | 艺术和心灵的永恒
· 造去极乐世界的因——《大乘五蕴论浅释》第4课
· 【今日月食 作何善恶成亿倍增长】佛教彩绘的殊胜功德 (转发功德无量)
· 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之间,难的是距离吗?
· 请佛住世——是请我们自己如理如法地修行︱《普贤行愿品讲记》第14集
· 宣化上人:修道人要以“六和敬”为标准
· 真正的清净不在外在的环境里
· 佛教到底对我们人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