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 | 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2020-05-28 00:05:00 发布: 人气:1
图片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见。


既然说识得心无寸土,那就算了,何必还说许多名堂,什么三皈五戒,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等。说这多法门,无非对治众生的心而已。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众生无量劫来,被无明烦恼污染了真心,妄认四大为自身相,不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今欲返本还原,要先调身,断除习气,把粗心变为细心。从有为到无为,在自性清净身上用功。行住坐卧,一天到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小心谨慎,断除习气。胆要大,心要细,胆大包身,不被境转,心细则气细,否则粗心浮气。


这种情形可以自己检查,一般人在劳苦奔波忙忙碌碌时,就气喘息粗,有定力功夫的人,再忙也不喘气,一天到晚,总是心平气和的。一心不乱就是定。妄无本体,有定就无妄,就能复本心源。


功夫从外头做起,先讲威仪教相,行住坐卧都有威仪。不要说忙得要死,还讲什么威仪。既然作如来之弟子,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就要做到任他波涛浪起,振锡杖以腾空,假使十大魔军,闻名而归正道,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昔日浮山远录公谓其首座曰:“所以治心,须求妙悟。悟则神和气静,容敬色庄,妄想情虑,皆融为真心矣。”“以此治心,心自灵妙,然后导物,孰不从化?”


所以有眼的人,看你一举一动,威仪怎样,就知你有道无道。


佛在世时,舍利弗初为婆罗门,路逢马胜比丘,见他威仪很好,心生恭敬,从之问法。马胜比丘说:“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闻偈得法眼净,归与亲友目连宣说偈言,亦得法眼净,即时各将弟于一百,往诣竹园求愿出家。佛呼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被身,即成沙门。


你看马胜比丘行路威仪好,便成如是功德。这就是以威仪导物,孰不从化的例子。初发心的同参们,要向古人习学,一心观照自己,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若不如此,不守本分,随妄流转,何异俗人?虽说出家办道,都是空话,各人留心。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只要修到一大愿王,十大愿的功德海都可以融入︱《普贤行愿品讲记》第5集
· 文殊菩萨故事|文殊圣像海中现,缘是钦定有缘人
· 文殊菩萨圣诞开示| 修行有力量了 轮回就开始没力量了
· 结夏安居——听禅师说偈(五)
· 我们每个人和这个世界,都由五蕴组成——《大乘五蕴论浅释》第二课
· 我心但欲与莲并,不染尘埃自清净 ——文殊菩萨圣诞日,慧日禅寺双色莲花盛开
· 梵呗|普庵咒
· 把凡夫想成佛要做的事都概括在这本经里了︱《普贤行愿品讲记》第4集
· 生命的奇迹 —— 关于佛舍利,你了解多少?
· 成就此四法, 当得是经︱《普贤行愿品讲记》第3集
· 悟公上人开示:为何小学没毕业的老太太却能背诵上万字的佛经?
· 恭迎文殊菩萨圣诞|祈愿莘莘学子学业有成,金榜题名!
· 恭迎大智文殊菩萨圣诞日 | 随学文殊菩萨大愿,诵文殊心咒,福慧增上(转发功德无量)
· 千部论主,广弘大乘 ——《大乘五蕰论浅释》第一课
· 传喜法师《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讲记合集全11集 {精美版}
· 【中英双语】《妙法莲华经》(四)(Keith美式发音读诵)
· 甘露法语 | 全身心地燃烧 将生命的热量供养给三宝和众生
· 古狮子国,曾是三乘教法并存的修学中心——心旅斯里兰卡,不出门也能看世界(四)
· 蕅益大师开示|阅藏四则
· 于不思议之中而思议,于不出不入之中而入的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记》第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