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受三皈五戒,闻佛说法,可证初果和二果。而受持八关斋戒,就能证得三、四果阿罗汉?
《义钞》即《四分律拾毗尼义钞》,是道宣律祖的著作。在家男居士受三皈五戒的话,若同时听闻佛陀说四谛、十二因缘等出世解脱的正法,可证得初果和二果,但是不能证得三果四果,但他如果能够受持八关斋戒的话,就能证得三果、乃至四果阿罗汉。
有的论典说在家居士修行,不能证阿罗汉,而有的却说在家居士也可以证得阿罗汉,这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他有没有受持八关斋戒。因为 “ 相同无漏 ” ,跟出家人一样,受持出世无漏的戒法,这是关键!
为什么呢?因为初果断见惑,但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思惑都还在,所以欲界的爱烦恼都还在的。
二果断了欲界九品思惑当中的前六品,还剩下欲界三品的思惑,纵然微薄,但是男女贪爱之心仍然存在。
·······///////////////······
所以在家居士虽然也可修行空性,而证得初果,但是如果没有透过八关斋戒来断除正淫,则仍会有欲界男女贪爱的习性存在,顶多就只能证到二果,因为三果已经断尽欲界的思惑,必须男女贪爱永尽,才能证得的。因此如果没有受八关斋戒,不修梵行,那是不可能证得三果的,更不用说证四果阿罗汉了。
若受持八关斋戒,断除夫妻间的正淫,这时再受持佛陀所说的空慧法门,就可能证得四果阿罗汉了。
小乘是这个道理,大乘也是一样的道理。就像前文所述,“ 斋 ” 是齐、或是清的意思,受持八关斋戒,心是清净的,这时智慧的开发,是远远超过仅受五戒的。因为八关斋戒的两个重点:
一是断夫妻正淫;
二是过午不食;
这两点要是能长时间,不断地串习,必然能产生强大的清净力,我们的心也就寂静,安定下来,智慧也就随之开发了。
出处:《南山律在家备览》
弘一法师 遗著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