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被你的执念控制啦!

2019-05-14 00:05:00 发布: 人气:3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图片


你的大脑是不是被境转了



    很多时候,真正困扰人们的,并不是外部环境,也不是别人的评论,而是自己本身的执念。执念,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有了这种思维之后,自己的大脑就固定住了,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会从一个角度去思考,不懂得变通。往往就导致当事人抓住细枝末叶不放,而忽视了眼前的整棵大树。


图片


图片


     一天,无德禅师写了两句话要求他的门徒学僧去参究。这两句话是:“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 


    于是弟子们议论起来。第一个弟子说:“因为他穿了雨衣。” 第二个说:“这一定是一阵局部雨。有时碰上这种雨,马背的这边淋了雨,那边却是干的。这两人中有一人没被雨淋也没什么稀奇啊!”。第三个弟子得意地说:“你们都错了。明明是绵绵细雨,怎可说是局部的阵雨?一定是有一个人走在屋檐底下。” 

如此你一句,我一句争论不休。


图片


   无德禅师见时机已到,就对大家说道:“你们都错了!因为你们对‘不淋一人’执着得过分了,当然就争论不休。由于你们各据一方,对于圆融的真理就越来越远。” 


   “其实,既然是‘不淋一人’,不就是明白告诉你,两人都在淋雨吗?” 


图片


     

    “谈禅”,不要只从问的方面回答,还要从不问的方面去体会。如果只从问的方面去回答,就落入了陈旧的思维,陷入了自己的执念,也就不懂得换位思考,不明白从全局考虑问题了。


    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只是从一个角度去考量,不懂得打开自己的思路,就往往会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误,重走之前走错的路。


    要想摆脱这种困境,需要的就是拓宽自己的思路。像参禅人,要懂得禅并不是简单的问答,有些问题不一定要回答,有些回答也未必就一定是对方问的。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地了解了什么是禅。


     而普通人,就要靠努力学习了。用知识充实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做到在遇到事情时,能够从多角度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看待事物,摆脱困扰自己的执念。


图片

    

对于执念我们应该怎么去转变?


     有一位师父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狼,这个狼会把我们吃掉。徒弟就问:师父,那怎么让这个狼没有力量?让这个狼长不大呢?师父说:你不要喂它好吃的,不要喂它食物啊。我们学佛就是要靠向佛这边,心能转境直通如来,心被境转就糟糕了。


      我们看到别人不顺意的时候,里面有没有我见?有没有我执?如果我执是没有的,那你就像面对镜子一样。你把对方当实有的,说明你有自我的实有的执着, 这外在都是考验你修行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是假的。你有真的修行,你能无我见,他那不就假的一样的。面对假的你有什么气可生?你不知道你以为那个是真的,你把他那当真的,是因为你执着自己是真的。执着自己是真的,就是我执,我是真的,众生是真的,业力是真的,这是没有正知正见。




 图片

回  向


愿我迅速以此善

成就观音之大尊

一切众生尽无余

悉皆安置彼佛地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相关文章
· 佛陀的“人间行”,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 地藏菩萨的大悲愿(绘画版)
· 水不需要人类
· 师父,佛教总是说苦,能改变造成苦的因缘吗?
· 【母亲节特辑】四月初八恭逢释迦牟尼佛圣诞,我们一起来念恩发菩提心
· 今天,请祝福这对伟大的母子
· 爱得再深又怎样!下辈子再见,你还认识吗?
· 电影《禅》:日本曹洞宗开山祖师道元禅师的故事
· 读《法华经》里的故事
· 深观自在观自在 了无自在无自在 ——纪念桂仑禅师圆寂
· 濒死经验、催眠与前世记忆的研究为我们揭秘轮回转世的确存在!
· 恭诵地藏经为母除恶疾 (绘图版)
· 认识十二缘起支是灰常重要滴! 来学习一下吧~~
· 这个宇宙存在其他的人类?甚至还有其他适合居住的地方!
· 成就四法,你就能得这经中之王
· 别急着对素食主义者翻白眼,先了解人家一下?
· 当科学理论与《如来寿量品》相遇……
· 我们一辈子有多少时间是留给心灵的?
· 恭逢文殊菩萨圣诞,祈祷文殊菩萨加被开智慧、辩才无碍(殊胜日,转发功德无量)
· 文殊菩萨化现——戒阇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