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传喜法师
壹
视频
(建议在WIFI下观看)
贰
经文讲解
1
“九者大愿,若有众生,纵恣身心,我慢贡高,故于我法中,污埿佛法。师长弟子,无惭无愧,用僧佛钱,菩萨财物、杀生偷盗、邪行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斗乱、纵恣贪瞋、不拣良善、劫夺祂财、拒讳慢人、不识善恶、广造十恶、一切诸罪,死堕阿鼻,入诸地狱。从地狱出,轮还六处,入生死海,诸趣恶道。愿共有缘,同业同道,随缘化变,当以救之,令得出离,共我有缘,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所以第九大愿主要就是对我们四众弟子讲的。主要对我们这些跟佛有缘的人讲的。
虽然遇到三宝法、遇到佛法了,但是却把这个对境变成造恶的对境,而不是恭敬、福田的对境。不知道佛法的真实义,令自他堕落,这样的人也会堕落的。更何况于我佛法当中不依教奉行,还放纵自己的身口意。这样的人怎么样?会堕落的。
所以,我们要把“纵恣身心,贡高我慢”、把他要消除掉。要祈祷在佛的、在文殊菩萨的大智慧当中,大力当中,把这些不好的戒掉。既然已经与我法中了,到了宝山,结果不但空手,还造了罪业了,那不是很可惜吗?
2
“十者大愿,若有众生当于我法,若我有缘,若我无缘,同我大愿,则是我身,共我无别。行四无量心,心等虚空,广度有情,无有休歇,愿达菩提,登正觉路。”
第十大愿,是跟我们每一个人授记的。
这里面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位,学了佛法之后,不管你是听闻到文殊菩萨的名号,了达般若空性的道理,还是不了达般若的、无形无相、远离四边八戏的空性。你不闻不见。但是你只要能够有像我一样的心愿,“同我大愿”,你有这样愿的人,你就是我。“则是我身,共我无别”。
你能够来学习佛法,皈依三宝,不管你有没有了达空性,般若的空性,这般若空性就是文殊菩萨的大智慧。大智慧般若波罗密,到彼岸的智慧。虽然你还没达到这个程度,但是,你也能够跟我有这样的愿心,你就是我。
既然文殊菩萨跟你在一起,请问,你要不要恭敬、供养文殊菩萨?你能不能染污了文殊菩萨?既然文殊菩萨在你心里,你心要不要随着文殊菩萨一样的开智慧?要不要在你心灵的宝殿里面用四无量心来供养文殊菩萨,成为文殊菩萨?
当你早上起来了,对着这个世界发愿,“愿我和众生具足快乐和快乐的因,愿我和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和痛苦的因。愿我和一切尽虚空无边的众生都能够安住在法喜的无苦的快乐当中,愿我和一切天边虚空无际的众生都能够证悟到佛的智慧,远离人我是非,在大清净大平等的状态之中”。
你要发这种心,文殊菩萨高兴不高兴?这是不是念念与文殊菩萨相应?这就是文殊菩萨和你完全交融合一。所以“心等虚空,广度有情”。这时候你广度有情有力量了吧?你跟文殊菩萨同体了。
叁
文殊菩萨拿着宝剑虽然不砍别人,是砍自己,通过修自己来修别人。这就叫量子纠缠原理。所以文殊菩萨修自己然后发菩提心,跟众生连成一体地修。你们的业力到我这里来,我的功德给你们,就这样修自己。
世界是很奇特的。你说六道轮回,是真的还是假的?对于迷惑颠倒的人,六道轮回就是真的。对于觉悟的人六道轮回是假。是因缘化现的,是因缘和合,是业力变现的。“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对圣者来说,他是有大自在的。所以我们只要跟佛保持配合,生死可以不可以了?轮回可不可以断?三界能不能出?要有这个信心啊!
特别学佛的人要升起信心,升了信心,你就有能力断恶修善。我们的身体,安住在威仪之中,心不放逸,身不放逸。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的戒。口,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意,不贪不瞋不痴。为什么有力量呢?是因为有三宝的力量,所以才产生了抑恶的这种德,这种力,因为有道所以才有德。
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与佛的法当中,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亲近善知识,得佛法的真谛,这样得真实受用,你就有力量了。
我过去出家的时候发的愿就是:不建有形的道场。因为众生各个都有无形的道场。我们要建设人们心中的道场。我们发起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我们把这种修法,一个理性的修法变成一种感性的一种动力。
肆
解疑
1
什么是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悲能拔苦,慈能予乐”。慈无量心就是予乐之心,希望一切众生,皆得到欢乐的因和欢乐的果。
悲无量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远离痛苦的因和痛苦的果。“愿诸众生具乐及乐因,愿诸众生离苦及苦因”。
“愿众生具无苦之乐”。什么是无苦之乐啊?法喜,菩提心的法喜之乐就是无苦之乐。修行人之乐。所以我师父常说,他说修行的苦是了苦之苦。修行的乐是无苦之乐,对不对?世间人的乐是什么?他是有因果报应的。为了享一分钟的乐却要用百千万亿的苦来来尝受。为什么要刹那遭罪啊?就是为了享乐。然后造下了苦报。
“愿一切众生离亲疏悉平等”。离亲疏是什么?没有你我他的,大清净、大平等的佛性,知道吗?佛性是平等的。佛性不是说,你我他。所以舍是什么?舍掉愚痴的,人我是非的分别。安住在佛大清净大平等的智慧之中。这就叫四无量心。
2
文殊菩萨为什么接一千,送八百?
秉持着这种向善之心,朝圣之行,能来,能克服千难万险,文殊菩萨早就在那里,你说有没有接你一千里?有啊,早就在你心当中。
为什么叫送八百呢?我回家了,我回去了,文殊菩萨再见了,五台山再见了,流着泪回去了。他以为他回去了,其实文殊菩萨是无来无去的。他结果有来有去,他把文殊菩萨抛在脑后了。所以就八百里他就忘掉了。他又回到了他轮回的家里去了。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慧日法宝 感恩转发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点击阅读原文
观看慧日腾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