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若如此,明月洒清凉——纪念弘一大师诞辰一百四十周年

2020-11-05 00:22: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大弘

师一

铅 

演佛音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凉,清凉,

无上,究竟,真常! 


图片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

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

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

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

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

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


图片

大弘

师一

辉煌的前半生


图片
图片


李叔同的父亲李筱楼,与李鸿章、吴汝纶三人并称为晚清三大才子。后因看不惯官场黑幕,辞官经商,成一方巨富。李筱楼信仰禅宗佛学,一生乐善好施,每年所获资财,小半用来设义塾,抚恤贫寒孤寡,被天津人颂为“李善人”。佛法讲因果不虚,生在积善之家,可谓是一个殊胜的缘起。


李叔同从小锦衣玉食、才华出众, “二十文章惊海内”,能诗能书能画,擅金石,通音律,单拿出任一样都属翘楚。到日本留学,他组织春柳社,演《茶花女》女主角,引起轰动,并成为中国话剧的开端。


凡艺术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他在每一个艺术领地所取得的成就,都让常人难以望其项背。


图片


一九一一年,李叔同从日本回国第二年,清政府将盐业改为“官盐”,李家投资于盐业的银号全数覆灭。父辈攒下的万贯家财,除了河东的一处房产,几近荡然无存。执掌家业的二哥濒临崩溃,李叔同却很淡然。因为,15岁时的李叔同,已写下这样的诗句:


人生犹似西山日,

富贵终如草上霜。


回国执教后,李叔同教出的几个最厉害的学生是:画家、散文家丰子恺,画家潘天寿,音乐教育家刘质平,记者、作家曹聚仁;大师不但带他们领略艺术的美妙,还实实在在地帮他们解决生活的困难。


图片

大弘

师一

苦行的后半生


1918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李叔同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弘一法师。从此,弘一法师开始过着苦行的生活,成为律学大师;他还从日本请回古刻佛典一万余卷,据以校勘了南山三大部的律学名著。


李叔同为何会出家?下面的话也许可以作为心路历程的参考。


李叔同说:“开始,我学诗,学书,学金石,回头思量思量,不过是庙堂心理的反映而已。之后,我再追求西洋喜剧、音乐、油画,可这能济哪一门的世,满足哪一点神圣的文艺心理?人类与生俱来的哲学质地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智慧、有器识、有定境,才能创造更美好的世界。我想通了,一切世间的艺术,如没有宗教的性质,都不成其为艺术。但宗教如没有艺术上的美境,也不成其为宗教。”


图片


披剃后,弘一法师于佛前立誓:“绝不做一个碌碌于岁月轮下碾得魂消魄散的啖饭僧。”他再三告诫自己:“你不要忘掉前人的创痛,时时刻刻,观照自身,如履薄冰!”


“没有严持戒律的佛教行人,如谈到高深的定力与大智大慧,那便是一片谎言!佛言:‘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是千古不移的真理。”


从此,弘一法师持最严格的戒律,入经阁编修律学经籍;他把自己的生活降到了最低处,矮小的关房里,一坏桌,一旧榻,一烂席,一破帐,日啖一餐,过午不食


多年后,许多故旧千里寻来,累积的不解与质疑,在见到法师时烟消云散,反被那一种清简肃穆的气质震慑,不由生出敬畏来。


图片

大弘

师一

回味无穷的话


图片
图片


在日本入侵期间,弘一大师举笔题词:“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词末又跋:“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是故救国必须念佛。”


弘一法师说:“佛法积极到万分。佛说的空,是劝人止灭心中的贪欲,心中贪欲一除,杂念一净,心地自然一片清凉光明,济世悲怀自然就充溢心胸。”


“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僧人必须比俗中人守持更高的道德标准,方能度人。”


图片


“人做得剔透玲珑了,便是艺术。那时你可以舍生取义,你可以视死如归,你可以视金钱如粪土,你可以视富贵如浮云,你可以视色相如敝履。”


在《闽南十年梦影》中,弘一法师讲到:“回想我在这十年之中,在闽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却是很少很少,残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自己反省,觉得自己的德行,实在十分欠缺!因此近来我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记得古人有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清初吴梅村(伟业)临终的绝命词有:‘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两句诗的开头都是‘一’字,所以我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图片

大弘

师一

赞誉流芳


图片


法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是绚丽至极归于平淡清寂的典型人物。


弘一大师的一生堪称“完美”,正如夏丏尊所总结的,“宗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太虚大师曾为赠偈:


以教印心,以律严身,

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图片


END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记录短片合集


图片


三光照相 万品流形 人途超急 时代虚盈

淳风久谢 浇俗濳生 爱波滔识 业雾昏情

猗欤文殊 五台腾迹 妙道乘幽 元源控寂

鹫峰遐峙 龙宫广辟 慧日舒光 慈云吐液

宝传兹日 法像斯时 瞻风侯景 梵刹开基

准绳秋子 取则迦夷 业隆千载 道盛一期

至人惠利 正觉津梁 明示衣珠 大开宝藏

伫契圆明 崇缘方广 国家隆盛 同享遐昌



图片



  关注我们 知道更多  



相关文章
· 剃度法会师父说了什么 | 仰仗观音大士的悲悯,我们总算登上了慈航
· 恭迎观音菩萨出家日 |知道吗?祂代表十方诸佛时刻照应着你
· 修行的快乐,你能想到吗?——《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二十六课
· 【画话】你对出家有啥奇怪的误会?——恭迎观音菩萨出家日
· 梦参老和尚:念佛哪有那么容易?
· 【佛典故事】斋戒自守 获胜如佛
· 修行帮你摆脱深渊,觉悟让人找到尊严
· 莲池大师:求之不可得,却之不可免
· 为什么福报也会成为远离佛法的因?
· 印光大师:应当怎样使用财富才可获不可思议的功德?
· 对于解脱,这样才能变得更有把握
· 梦参长老与忏云长老回忆倓虚老法师
· 【佛典故事】瓜熟彻蒂甜
· 只有追求解脱的生命才会是一场盛宴
· 聆听莲座下:闻法笔记之《在此等待》
· 修行到底站哪边?当心小心被晒干!
· 寺院拾趣:南瓜在住山……
· 佛陀一生的事业,完全展现在《普门品》里
· 法语图|佛菩萨能不能帮到你,也是今天的你决定的
· 【佛典故事】船筏譬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