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普贤行愿品讲记》第22集

2020-06-14 00:11:00 发布: 人气:1
图片



   简   介    


佛陀涅槃前,特别授记《华严经》由东土震旦——中国人传承。


2014年11月,传喜法师率众朝礼峨眉山,慈心开显《普贤行愿品》甚深法义,洞开毗卢性海之玄门,满目青山、触目菩提。


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普贤菩萨代表诸佛功德体,既与十方诸佛同体,又与法界众生同体。普贤十大愿王,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愿愿称法界心,愿愿极法界量,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华严经》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发露忏悔的最好对境就是普贤菩萨。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入普贤之玄门,曾无别体。往生西方,是速疾成就普贤大愿的最胜方便。


历时三年,慧日传媒将这一珍贵的讲记整理,让我们再次聆听法音,共入普贤性海。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图片

《普贤行愿品讲记》第二十二集


 第二十二集摘录    


◎ 一个人有“定”、有“慧”,叫“定慧力庄严”。在“定慧力庄严”当中自受用已经具足,这个时候就可以利他了。


 不论师父是用拳头、拂尘、法器,还是用语言,都是一种表法,就是这个如来藏、功德藏。如果有信心的人,种种的方便桥梁,去体会并融入到这种心,被这种心的光芒照耀笼罩,消自己身、语、意的业,进一步地去体验,然后融在这无尽的功德藏当中。


◎ 真正有这种智慧的人,叫“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智慧如虚空一样深广,行为如粉尘一样地微细,也是种“定慧力庄严”。


图片


◎ 因中有果,果中有因,相互庄严,就是“佛华严”。佛是“果”,“果”就是从“华严”里来的,有了华严的万德庄严、福德圆满才成佛,所以资粮的“因”和佛的“果”是不矛盾的。


◎ 我们自己哪有什么福报,都在佛的愿力承载之下。我们因为“无明”,不知道这个真相,所以起贪、嗔、痴,造身、口、意的恶业,背离诸佛,也背离我们自己的佛性。当我们自性觉悟的时候,与十方诸佛同一体,就知道这个真相了。


摘录自《普贤行愿品讲记》

传喜法师第二十二集开示





往期回顾



图片

《普贤行愿品讲记》第19集

图片

《普贤行愿品讲记》第20集

图片

《普贤行愿品讲记》第21集


END


图片

长按上方二维码

关注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



 声 明 

文字整理丨古文殊寺工作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唯美慧日寺】此图,请一定要将手机横过来看
· 虚空有尽 我愿无穷︱《普贤行愿品讲记》第21集
· 能够拔除一切业障之根本的殊胜咒语
· 紫柏尊者:般若愚痴初非两物,譬如波之与水耳
· 请问文殊菩萨是怎样发菩提心的?
· 甘露法语 | 以纯良的品格供养文殊菩萨
· 微信公众平台
· 施食念《开咽喉真言》如何观想才能帮助到饿鬼道众生?
· 以悲切之心请佛住世,能够灭我们无量罪业︱《普贤行愿品讲记》第20集
· 宣化上人:欲奠定人格的基础,先要说正直的话,不要说假话
· 只要你是三宝弟子,就要穷其一生认真地去学三皈依
· 甘露法语 | 自利利他
· 安住十一种善,保持轻安,不放逸——《大乘五蕴论浅释》第6课
· 【超时空的殊胜加持】这张照片,你需要消化很多年(见者增福增慧,业障消除)
· 向文殊菩萨忏悔,获得我们的新生命
· 梵呗|法筵偈
· 学习佛法后,六根门头常放神光︱《普贤行愿品讲记》第19集
· 文殊显灵解危难|一个发生在五台山的真实历史事件!
· 微信公众平台
· 【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最新光影记】光影——光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