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是三宝弟子,就要穷其一生认真地去学三皈依

2020-06-12 01:15: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学佛人要圆融 不要圆滑  

儿童不是年龄,实际上是一份纯真的心,文殊菩萨一万岁都不止了,却叫“文殊童子”。但是童真的心态,有时候需要高级的理性才能够保护住。


人应当有一颗纯洁、纯真、像孩童一样的心。我们学佛的人要圆融,但不要圆滑;不要因为经历了世事,而变得世故;不要因为经历了太多的坎坷,而变得圆滑。


保持一颗纯真的心,实际上是生命中一种金色的品质。所以我们才会克服地理的、气候的不适,跨越纬度、跨越千山万水来追随文殊菩萨,来证明我们精神的一种追求。


图片


   施水是以调柔和慈悲感染众生   

水是湿漉漉的,发出水晶光,光明和湿润照耀。我们观想水的特质,是因为三恶道的众生没有水的福报,那种调柔、滋润不具有。


有的人性格里面就没有调柔、润泽、慈悲,这样的果报就成熟在三恶道。不是谁惩罚了他,这是他自己的心态所变现的。我们以慈悲心观想的是水,实际上是以我们生命中调柔和慈悲的品格去感染对方。


因为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是视法界一切有情为自己父母的。除了俗谛上、情感上这么观想,我们还要有胜义谛上同体大悲的观想。我们能这样观想,众生自然就可以没有滋润而得滋润,没有调柔而得调柔,这样同体地分享到。


图片


   欲生净土 当修净业三福   

净业三福,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要具足这净业三福,第一个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父母是世间恩德最大的人;师长和出世的善知识,对于修行来说是成就我们法身慧命恩德最大的人,所以要有感恩心和孝顺心。


三皈、五戒、劝进行人、读诵大乘,也要修福。所以佛陀说往生极乐世界不可少善根。善根是什么?就是我们知道自己有无上的佛性,这是久远劫来诸佛、善知识的教化所成熟的一个智慧相,就是善根。愚钝的人虽然有佛性,但不知不觉。


图片


   佛弟子要穷其一生认真地学三皈依   

能够得到三皈体是不容易的事,首先师父要心定下来好好地把三皈依讲清楚,然后你能够听得明白,实际上这才真正得了三皈体。得到三皈体了才会有五戒的体、八关斋戒体、十戒的体,一切戒的体都是依三皈体而有的,三皈依是学佛的根本。


但是在这上面我们往往会忽略,三皈体是我们的学处,你只要是三宝弟子,要穷其一生认真地去学三皈依,所以每天要重复,早功课要三皈依,晚功课要三皈依。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就是皈依。皈依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是需要训练的,就这一个“南无”,我们早就不知不觉皈依“邪知邪见”了。—— 皈依世俗的感情、皈依了别人对你的恭维、皈依了我们对物质的贪恋、皈依了我们对自己小家庭温馨的这种眷恋,男人皈依女人的温柔,女人皈依男人的安全感,总相是皈依了愚痴,愚昧而不自知,不知道自己愚昧在哪。





摘自6月1日传喜法师古文殊寺开示 



图片



推荐阅读

文殊显灵解危难 真实历史事件

如何驾驭好生命这部车

获得快乐是理性行为的结果

文殊菩萨度化妓女的故事

真正的清净不在外在的环境里

不要做情绪的奴隶

什么是“六和敬”?

民国真实阴间判案故事

教你如何在寺院用斋

经常施食迅速增长福报

关于佛塔,你了解多少?

“供养”看似是付出实则是积累

关于佛舍利,这些你都知道吗?

做恶梦念地藏菩萨特别有效


图片



END



图片

长按上方二维码

关注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


 声 明 

图片及文字:古文殊寺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甘露法语 | 自利利他
· 安住十一种善,保持轻安,不放逸——《大乘五蕴论浅释》第6课
· 【超时空的殊胜加持】这张照片,你需要消化很多年(见者增福增慧,业障消除)
· 向文殊菩萨忏悔,获得我们的新生命
· 梵呗|法筵偈
· 学习佛法后,六根门头常放神光︱《普贤行愿品讲记》第19集
· 文殊显灵解危难|一个发生在五台山的真实历史事件!
· 微信公众平台
· 【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最新光影记】光影——光阴的故事
· 你多久没心动了?
· 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
· 文殊菩萨心咒是七个字,为什么叫五字真言呢?
· 【中英双语】《妙法莲华经》(五)(Keith美式发音读诵)
· 入普贤行愿,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普贤行愿品讲记》第18集
· 虚云老和尚: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才算修行
· 文殊菩萨现身指引,令这个殊胜法宝得以在中国广宣流布
· 如虫御木,偶尔成文
· 文殊菩萨教我们什么? 嘱托我们什么呢?
· 甘露法语 | 心灵状态
· 什么是五遍行和五别境?——《大乘五蕴论浅释》第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