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没心动了?

2020-06-11 00:06: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得 与 失 

图片

   你还在意吗?  

图片


一个人学佛了要重精神、

重道德、重内在的涵养,

不要再去计较得失,

不要做一个物化的人。


心若迷失,物何以救

图片


一个人学佛了要重精神、重道德、重内在的涵养,不要再去计较得失,不要做一个物化的人。现在世界主流都是教大家唯物的世界观,我们现在提醒大家,心不要迷失在物里。老祖先说“心若迷失,物何以救?”你心若迷掉了物能救你吗?我们最大的危机就是迷失了自我的心,迷失了自己的佛性。佛说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我们却不知道,这不是一大悲哀吗?


图片


世间八风,所谓称、讥、毁、誉、利、衰、苦、乐。我们很容易被这八风吹到烦恼乡去,迷失自己。“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修行人如果能修到念头都不起,那厉害了,就好比如如不动的佛,八风都吹不动了。我们学佛,修行依次第、亲近善知识、闻法、发慧之后,生命就自然会产生定力,有了定力之后,八风就吹不动。


图片


这个“八风不动心”不容易的,称、讥、毁、誉……就拿这个“称”来说:您是菩萨啊!我们就高兴得飘起来了,然后说你这是假的,“噗通”马上又摔下来了。“称”、“誉”能让我们的心陶醉,“讥”、“毁”常令我们心碎,“利”、“乐”将我们的心统统迷失掉,“衰”、“苦”,那是痛苦得连人也不想做了。所以我们天天就被这“八风”颠来簸去,苦不堪言。这个身体,有眼耳鼻舌身意,有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但是当自己通过智慧的修习能够超越的时候,你的智慧已经不再会被感官欺骗,“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你六根都摄的时候,你如来藏的智慧马上就显发,从这个轮回的有漏业里 “啪”就超出来了,进入不生不灭进入涅槃了。


图片

图片


当执着生起,正见已丧失

图片


苏东坡以前写过首诗给佛印禅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紫金莲在哪?紫金莲就是正见,不能丧失正见。文殊菩萨所讲的出离心、菩提心、清净正见,叫三主要道。我们要明白这个世界是如梦幻泡影的,你不觉悟它又是那么真实地煎熬着你。这样的苦,像是变魔术,都是由自己的业力编织出来的,所以要生厌离心,厌离心之后,才能生出离心。


图片


出离心是小乘道,菩提心是大乘道。“当执着生起,正见已丧失。” 执着一生起的时候,出离心没了,大乘菩提心没了,清净正见也没了,三个都破掉了。“我”是一切苦的根源,自我是什么?自我就是对立当中产生的,取了这个业,在业当中取一个我。所以为什么一个修行人,当你静下来,进入无我的状态,土崩瓦解,大地平沉,虚空粉碎,自己我执分别的这个贪也会突破掉,然后进入到无量光无量寿,一片光明。


图片

图片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图片


修行人你的目标明确了之后要勇猛,眼不往两边看,对内在的五欲要毫不留情地钢刀刮骨一样把它刮掉。对外在的八风要有敏锐的识别力,马上当下就可以知道,不为八风所动。你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才能够八风吹不动。理论越清晰,你的行为就越坚定,你就具足刚骨,一个负重的人他才会忍辱,会行持得特别缜密。如果能够做到“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这样的生命美不美妙?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图片


图片



(备注:什么是“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也称为世间八法。用通俗的解释就是,获得利益时高兴,没有利益时不高兴;得名时高兴,无名时不高兴;听闻赞叹时高兴,听闻讥讽时不高兴;感受到快乐时就高兴,碰到困苦时就不高兴。如果没有被提醒,也许我们并不会深深地意识到,我们每日都生活在这八种顺境逆境的旋风中,这八风时时循环不停地吹着,吹得我们大家起起落落,晕头转向,在轮回里苦苦徘徊。)



往期精选


【修行窍诀】以僧团作为对境,更快地积资净障

【生净土的窍诀】修行中保持无杂念的纯真之心的重要性

【文殊菩萨圣诞开示精粹】我在此等待那万劫轮回的游子

(福利)上传下喜法师讲经专辑震撼来袭||在云端,聆听妙法金言

出家,这是一个大课题

佛说,我们拉个勾吧

【殊胜福田】供养安居僧,功德原来这么大!

这条路上,师父也只是配角

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我心但欲与莲并,不染尘埃自清净 ——文殊菩萨圣诞日,慧日禅寺双色莲花盛开

情绪管理这条路,于谁都是一场修行

修行要不怕修改,三宝地里的一切都是你修改、进步、最终圆满的助缘

传喜法师《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讲记合集全11集 {精美版}

超越时间之流 创造有序生命 ——慧看电影之《宇宙的构造·时间假象》

【道心惟微】事事差不多,人生差很多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慧日禅寺进入结夏安居

【清凉梵音】佛曲《处世梵》的甚深义

把我搞定

你真的了解“三皈依”和“常住”吗?

清凉之气

把业力的生命转化为愿力的生命

你那么想要超度他们,却又转头吃了他们

念佛究竟有多少好处?佛陀说,增一劫减一劫都讲不完

【清明之祭】什么是真正的香火?

他看你一眼,那一眼就是永恒

静中悟佛智  慧可化群迷

渊默雷鸣

清明之祭

疫情下的清明节,如何是真正的“云祭扫”?

如果一千年后,我们能用智慧的眼睛,回头看现在的自己......?

你我的时间,不一样

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属于你

一起开脑洞 | 如果有一天,古代的神医们来到我们面前……

【祈愿国泰民安】见佛足印,如同见佛(见者增福增慧,转发功德无量)

你是谁?(内有独家专访视频,超精彩,别错过!)

“八段锦”被央视官宣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宅家也能强身健体(内有视频)


图片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图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相关文章
· 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
· 文殊菩萨心咒是七个字,为什么叫五字真言呢?
· 【中英双语】《妙法莲华经》(五)(Keith美式发音读诵)
· 入普贤行愿,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普贤行愿品讲记》第18集
· 虚云老和尚: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才算修行
· 文殊菩萨现身指引,令这个殊胜法宝得以在中国广宣流布
· 如虫御木,偶尔成文
· 文殊菩萨教我们什么? 嘱托我们什么呢?
· 甘露法语 | 心灵状态
· 什么是五遍行和五别境?——《大乘五蕴论浅释》第5课
· 【修行窍诀】以僧团作为对境,更快地积资净障
· 能行十大愿王的人才真正对得起这个善妙的人身︱《普贤行愿品讲记》第17集
· 民国真实阴间判案故事
· 驾驭好生命这部车,你就是最大的赢家!
· 《幽冥问答录》:民国真实阴间判案故事
· 甘露法语 | 放下
· 【生净土的窍诀】修行中保持无杂念的纯真之心的重要性
· 《幽冥问答录》:民国真实阴间判案故事
· 愿力乃佛法先导
· 来朝五台山者,怎么可以见到文殊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