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两忘大地春

2022-07-12 05:00:00 发布: 人气:3

[寒山诗七]


归隐...


DHARMA....



图片

S

P

R

I

N

G



直指我们的佛性


清净心


以出离心


放下世间一切


于此寂静处



如果说昨天的:


“岩前独静坐,圆月当天耀,万象影现中,廓然神自清,寒墟洞玄妙,因指见其月,月是心枢要。”


是指通过这个寂静处,放下世间的一切,以出离心、清净心来直指我们的佛性,可以称为见道的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则更接近修道








“吾家好隐沦,

我が家は、良い隠居にあり、

My house is well tucked away, 

  居处绝嚣尘。

居(い)どころは、ざわめきや悩みの紅塵を絶つ。

A cloistered place cut off from all the bustling.

  践草成三径,

往来の道も、左、右、前の草を踏む山径(やまみち)にすぎない。

Here, pathways are formed by trodden grass, 

  瞻云作四邻。

前後左右に眺めた白雲のみを、四つの隣居とする。

With the panorama of clouds as my neighbors. 

  助歌声有鸟,

喜びの道歌の答えに、鳥の鳴き声が伴ってくる。

While birds chirp in vocal harmony to my singing, 

  问法语无人。

法話を聞いてみようが、話しかけてくる人もおらず。

No one is here to address my dharma questions. 

  今日娑婆树,

今日の娑婆(しゃば)の木は、

The Saha tree of today,

  几年为一春。

何年を一春にしているのか。

Takes several years as a single Spring.”


图片








践草成三径

“  瞻云作四邻  ”


图片

今日娑婆树,

 几年为一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无世间喧嚣

“ 归隐 ”


“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我们因地用功,除了有一个出离心之外,还要借助有个好的环境


我们最好的助道因缘是隐到一个地方,没有世间的喧嚣,也没有烦恼的尘埃。


所以连他那个住的地方,经常走路的地方也就是左、右、前面, “践草成三径”


抬头看看,“瞻云作四邻”,前后左右只有白云做邻居。



。。。

图片



与白云鸟儿为伴



“祝歌声有鸟”,有时候高兴起来,心中自然流露出法性,唱唱道歌的时候,只有小鸟的声音作伴。


“问法语无人”,他想问法也没有人来搭话,一个人如果修行到这个境界,“今日婆娑树,几年为一春”,婆娑树是神话传说当中月亮里的树。



。。。

图片




天心月圆,华枝春满





“几年为一春”,就是说已经超越时间概念了。修行到这个境界,就像弘一大师形容的那样,“天心月圆,华枝春满”,一样的。


那么楚石大师和石树大师是怎样来和的呢?

楚石大师和的是:









白石照清沦,

幽栖远俗尘。

山高云作顶,

地僻虎为邻。

纵有长生理,

终无不死人。

蟠桃花果熟,

知是几番春。


图片








终无不死人

“  无常  ”


图片

—— 楚石大师



就是说纵使有长生的,从道理上来说不生不灭,但是“终无不死人”,我们这个人毕竟还是事相上的,万法合和的,身体是有漏法理上说是不生不灭,但是不要有那样的妄想,所以说“蟠桃花果熟,知是几番春”以为赴了蟠桃会,吃了蟠桃就可以长命不死, 不要打这些妄想,他这里的意思是应当要有无常的念头



人固有生老病死

图片




应有“无常”的念头





对我们修行人来说,都应提起这个无常念,佛陀也好,阿罗汉也好,这些圣者于生命是完全得自在的,怎么是得自在,就是有无常的见,有求反而不能得,这首诗前半段着重渲染这个清静的住处,后面则进一步净化我们潜藏的深沉的妄想。


怎么是得自在

就是有无常的见

有求反而不能得

图片


石树大师是怎么和的呢?








   所思若沉沦,

   圣解一层层,

   得到孤峰顶,

   方超万壑林,

   法忘不立我,

   我净自无人。

   满眼天花落,

   融融大地春。


图片








满眼天花落

“  我净自无人  ”


图片

—— 石树大师




这三位圣者,个个击中要害,都是来解我们心中迷惑的。他说修行人若沉沦在思绪之中、分别意识当中“圣解一层层”你所谓的大概的理解,不过是一种法尘而已,生灭之层


修行得到孤峰顶,不可攀缘处称为叫孤峰顶,没有比较思量之处。到了孤峰顶一看之后,千山万壑而为林,所以叫“方超万壑林”



。。。

图片




孤峰顶

苏醒 / 融融大地春





再接下来,更加往上,“法忘不立我”,达到忘法的地步了,这个“我”自然也就消灭了我执如果一断“我净自无人”,哪里还有所谓的烦恼和束缚。修行如果达到这样子的境界,“满眼天花落”


图片


在这个养道的过程当中,有着层层进步,最后进到孤峰顶处,这时候自然会有大地回春的这种景象。就像那个黑客帝国里的尼尔苏醒过来的时候,看这个世界只不过都是信号而已,全是波动的信号这时候人才达到无对立的这种所谓的一体!什么是一体?生生不息!融融大地春


图片

Recruitment



什么!?

慧日国际佛学平台招募义工,

还不赶快报名!


我们用心选择图文,陪伴读者走过漫漫时光,如果您也怀揣信仰,擅长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韩语、日语、瑞典语、挪威语、荷兰语、泰国语等语种翻译,文字编辑,和图文海报设计,那就别犹豫啦,随喜转发~!


邮箱:

Huiriguoji_recruit@qq.com

图片

【慧日国际佛学微信平台】

Find Me | 扫码就能找到我




相关文章
· 崇俭戒奢,佛教一直在践行
· 行愿无尽,愿力弘深〡追忆一代爱国高僧明旸长老
· 珍惜,是最好的报答
· 降伏诸魔坛城 | 文殊菩萨传(十四)
· 觉悟和智慧,永远是学佛的重点
· 【追思绍云大长老】这样保任下去,到生死关头能做的了主
· 心中有鬼,地狱自现(2) ||《地藏菩萨传》第28回
· 荣耀人性之光
· 他们为我们的修行立了一个标准
· 只要开始修行
· 不要看别人的缺点
· 百岁佛门耆宿乘清长老圆寂,愿长老乘愿再来
· 为什么信佛?这个答案你一定要知道
· 追忆绍云长老|绍云长老:参禅的下手方法
· 修行,生命的刚需
· 悦意光芒 | 文殊菩萨传(十三)
· 缅怀绍云长老纪录片《佛祖禅心》 | 平凡又殊胜的一生
· 绍云老和尚:开悟是为了什么
· 绍云长老珍贵开示:我们现在得了人身,又闻到佛法,这是最大的庆幸事
· 追忆绍云长老 | 绍云长老:修学佛法如何才能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