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深难报
为父母解脱而修行
在《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中,佛说世间女子,“生男育女,认为天职,每生一孩,赖乳养命,乳由血变,每孩饮母八斛四斗甚多白乳,所以憔悴,骨现黑色,其量亦轻”。
经中说,父母有十种恩:
第一、怀胎守护恩;
第二、临产受苦恩;
第三、生子忘忧恩;
第四、咽苦吐甘恩;
第五、回干就湿恩;
第六、哺乳养育恩;
第七、洗濯不净恩;
第八、远行忆念恩;
第九、深加体恤恩;
第十、究竟怜愍恩。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也讲到,“依慈父悲母长养之恩,一切男女皆安乐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
父母之恩,弥于普天,逾于须弥。那我们要怎样才能报答父母恩呢?
佛陀升天把自己觉悟的真理供养给妈妈,地藏菩萨为了累世的妈妈而不愿意成佛。佛陀说,纵使我们孝顺地把爸爸扛在左肩、把妈妈扛在右肩,用人间最好的去奉养他们,也无法报答父母的恩。
只有学习佛法,让父母了却生死轮回、永入涅槃安乐之境才是对父母深恩真实的报答。
《智断小儿案》
克孜尔石窟17窟壁画
我刚刚出家的时候,师父就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出家人修行不要忘掉父母的恩,要为了父母的解脱而修行,不仅为了此生的父母,乃至为了累劫的父母。
师父说,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亲不受苦了,我们作为孩子,心才会安,道才能成就。
一个人走得再远,都走不出妈妈的慈眼关注。在我们的修行中,从怀揣对妈妈的恩情发起菩提心,视一切众生如母、度一切有情解脱,直到菩提树下成等正觉,都离不开妈妈的力量加持。
大乘佛教菩提心的初级阶段,就是观母恩、念母恩、忆母恩、感母恩、报母恩,这是基础。在这种恩情的忆念中再推而广之,一切众生在无量劫轮回中都做过我的母亲,众生还在轮回,我作为佛弟子又怎能心安?
作为佛弟子,我们要践行佛教所探索的宇宙人生真理,找到生死根本,破除四魔,跳出三界。不仅自己出三界,还能带领一切如母有情超越三界,跳出轮回,实现生命的终极意义,这是孝的最高层次——至孝。
她是轮回中温暖的港湾
她是扛起孩子游走天涯的铁肩
她是所有发菩提心者的对境
她是一切行菩萨道者的动力
她心中的莲,是菩提道场的金刚座
没有她,就没有一切佛陀成道的故事
母亲节,是念恩报恩的日子。
天下所有如母有情众生,我们都要好好回向,以佛法利益他们。
愿大家为父母积福修慧,放生、诵经、念佛、点灯,广做功德,愿天下母亲及如母有情,心安福至、欢喜自在、健康长寿!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