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05
05
星期一
唵底沙底沙僧伽娑诃
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
恭迎三界导师、四生慈父
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
MAY
五月
Yue Ming Tian Xin
在尘世最喧哗的春暮夏初,风穿过树影,带来一缕静默的清凉。是时候停下脚步,仰望那穿越时空的光——
三千多年前,蓝毗尼园下,一棵无忧树的绿荫中,婴孩轻轻降生。
他是太子,更是觉者——
为众生而来,为给世界带来甘霖与光明而来。
他走出宫廷,走入人间,走向那棵菩提树,用一颗觉醒的心,唤醒沉睡的我们……
农历四月初八
恭迎三界导师、四生慈父
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三界皆苦,我当安之。
这是一年中最隆重、最吉祥的佛教节日之一。
三千多年前的今天,释迦太子降生于蓝毗尼园无忧树下,于四方各行七步,步步生莲,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我当安之。”即时,十方大地六种震动,九龙沐水,地现清池,凤鸟祥飞,百狮降临。
为纪念佛陀降生,后世佛弟子于此日仿照佛陀出生的场景,以各种香汤灌洗佛像,燃香散花供佛,作浴佛法会,这一天又被称为“浴佛节”。
浴佛功德不可思议/
浴佛的意义在于净化身口意三业,当手持净水沐浴佛像时,内心应当诚恳祝祷,唱颂:
我今灌浴诸如来
净智庄严功德聚
五浊众生令离垢
愿证如来净法身
愿袪除贪欲、瞋恨、愚痴的污垢,让自身行为、语言、心意都能保持洁净;借浴佛的功德,洗去内心的污垢,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显现每个人本来具有的佛性。
典礼的仪式是为了提醒我们纪念佛性的伟大,用仪式激发我们对佛法的敬仰、修学的热忱,时刻保持身心清净,以此启发内心的慈悲智能,承续佛法慧命,让佛陀的慈光永照人间。
这是浴佛的真义,也是佛陀化世的本怀。
浴佛功德不可思议,《浴佛功德经》云:“诸供养中最为第一,胜以恒河沙等七宝布施。”
“由作如是浴佛像故,能令汝等人、天大众现受富乐,无病延年;于所愿求,无不遂意;亲友眷属,悉皆安隐;长辞八难,永出苦源;不受女身,速成正觉。”
三参法师开示/
《悲华经》中记载,昔日宝藏如来时,宝海梵志(释迦如来之前身)于佛前发菩提心,发愿在浊土成佛,在五浊恶世作黑暗中的明灯、苦海中的舟航,作苦难众生的依怙。
经过累劫的修行、集聚资粮,在贤劫第三尊佛后,释迦牟尼佛于人寿百岁、人间烦恼炽盛的时候,从兜率天宫降生人间。
从佛陀降生的那一刻到今天,已经过去三千多年了,但佛陀的慈心悲愿、功德事业还在人间延续。我们每一位,都是乘着佛的愿力、佛的加持汇聚于此。
佛陀不仅给我们完美的理论,让我们可以思维推理,建立理性的信仰,也让我们能够在修行中顿脱根尘,超越狭隘的感官和分别的逻辑,用生命直指真理,体验解脱的殊胜。
佛陀降生人间后,为我们示现出家、成道。佛陀示现出家就是示现解脱的形象,告诉我们要看清轮回的本来面目,生起厌离,追求解脱。就好像一个人穿着救生衣跳入海里,往岸边游,他成功了,再振臂高呼:大家都可以下,可以跳出苦海,登上彼岸!
以前每到浴佛节法会,都是庆云垂布,细雨霏霏,九龙吐水,清意遍满。但在人心越来越浮躁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感受蓝毗尼园佛陀降诞时的清凉,要怎样在心灵中去恢复它?
首先要有觉知,觉知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累累业力的,生起惭愧、忏悔心。然后净化自己过去的业障,用我们的身口意去实践佛陀正确的身口意,将其变为我们生命的功德庄严。
佛陀从降生到涅槃,为我们证明了完美的人生,我们只要跟着佛陀,就不会走弯路。每个人都是自己修行的道场。师父只是引路人,修行路上的每一步还要靠我们自己来走;佛陀到底有没有降诞,还是要来问我们自己。
「九世纪敦煌唐代绢画
佛陀诞生图 九龙灌顶」
「北宋 苏汉臣
灌佛戏婴图」
佛陀弃王宫,出东门,五年参访,六年苦行,最终于菩提树下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学佛也要有个人生命的体验过程,有了这样的体验,别人就没有办法打扰你,这条修行的路,你就能很坚定地走下去。
希望我们都能够珍惜佛缘,珍惜对佛的信心,珍惜自己的空间和自由,从内心去追求佛法。佛教不是停留于表面的仪式,不是走一个过场。要把佛教变成一种生活,把宗教仪式变成一种心灵的修炼。
我们不仅要去寺院的道场,也要把自己的家庭变成道场,把自己的身体变成道场,把自己的心灵变成道场,让佛陀降生在我们的心中,降生在我们的生命里,用我们的生命去实践佛陀的教诲,去体证佛陀带给我们的清凉解脱。
总有那么一天,佛陀降诞在我们的生命中,九龙沐水,天花布地,芬香弥漫。我们会再一次地,迎来生命的无上清凉。
「岁华纪胜图之浴佛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END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