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塞节(Vesak Day),又作毗舍佉节、吠舍佉节。Vesak,在印度古代梵文中意为“月圆”,在斯里兰卡僧伽罗语中象征佛陀德智圆满、福慧具足、证悟清净、平等光明的境界。
卫塞节是南传佛教传统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槃的节日。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泊尔等国的佛教徒,均在这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中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
199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卫塞节确定为联合国卫塞节(United Nations Day of Vesak),以彰显其对世界和平与精神觉醒的深远意义。
“在不容忍和不平等现象日益严重的时代,佛陀发出的非暴力和服务他人的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现实意义。”
——联合国秘书长
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1950年,世界佛教联谊会在斯里兰卡的首届会议中,“请求各国政府领袖,为其国内多数或少数的佛教徒的存在,做出行动将五月的月圆之日定为公众假期,以纪念佛陀——祂在全世界被誉为人类的最大利益者之一。”会议通过了庆祝卫塞节的决定。
1954年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于缅甸首都仰光举行第三次会议,议定将卫塞日定为“世界佛陀日”。以此节日将佛陀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智慧光照全球,发扬佛陀慈悲平等的教义,倡导和平。
1999 年第54届联合国大会上,16国代表共同签署的信件,请求对“卫塞节的国际认同”。信中指出:“佛陀的教导,和祂的慈悲、和平、善良的信息感动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世界上无数的人跟随佛陀的教导,而且在卫塞节纪念佛陀的诞生、成道、涅槃。” 同年,希腊、挪威、土耳其、美国等国亦加入倡议行列。1999年12月,在联合国发表的通讯中,表示有关卫塞节的倡议草案在没有投票的情况下被采用。
至此,卫塞节被正式确定为联合国日(United Nations Day of Vesak,简称UNDV),并倡议每年举行全球性庆祝活动。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卫塞节不仅是宗教节日,更是一种生命教育。
佛陀成道提醒我们,人人皆有觉悟的本性;佛教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卫塞节鼓励人们行善利他;佛陀的教法超越种族、国界,卫塞节成为促进全球和谐的精神纽带。
2024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卫塞节致辞中呼吁:“愿佛陀的智慧指引我们,以慈悲与智慧应对全球挑战。”
2025年5月6日至8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法师率中国佛教代表团赴越南胡志明市出席第20届联合国卫塞节庆祝活动。
2025年5月6日上午,
第20届联合国卫塞节庆祝活动在越南胡志明市开幕
今年庆祝活动的主题为“面向人类团结与宽容:佛教智慧促进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代表、国际佛教组织负责人及政要学者,聚会一处,为弘扬佛陀慈悲智慧精神,深入交流,畅叙法谊,共同擘画人类和合、世界和平美好愿景。
演觉会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卫塞节是纪念佛陀诞生、成道和涅槃的神圣节日,是联合国倡导平等慈悲、中道和平理念的全球性文化交流盛事。在世界变乱交织的背景下,卫塞节不仅是佛教的盛会,更是人类共同寻求和平、发展之道的交流平台。
演觉会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演觉会长倡议,世界各国佛教四众弟子应传承传统法谊,加强各国佛教界之间友好交流,以庆祝联合国卫塞节为契机,不断加强在佛教经典阐释、修行实践、公益慈善、环境保护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应弘扬慈悲和平教义,促进各国人民心灵相通,充分发挥佛教文化纽带、民间交流的作用,促进各国人民彼此相知、相亲,夯实国际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民心基础;应践行平等中道理念,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以平等之心和中道智慧,积极参与国际宗教对话,促进不同信仰、种族相互尊重包容、和谐共存,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5月6日中午,
演觉会长与越南佛教教会咨询委员会法主智广长老交流座谈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梁强,斯里兰卡总统阿努拉·库马拉·迪萨纳亚克,联合国卫塞节国际理事会主席梵智长老,越南佛教教会咨议委员会法主智广长老、越南佛教教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善仁长老等来自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的佛教界代表人士和政要嘉宾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7日晚,
中国佛教梵呗音乐艺术团在胡志明市参加国际佛教文艺演出
卫塞节不仅是纪念佛陀的节日,更是唤醒每个人内在佛性的契机。
愿我们在卫塞日,以清净心、慈悲行,迈向觉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