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四众得供养”,是不是仰赖佛陀的力量?佛陀储备了多少力量才敢来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啊!
食物有很多种解释,它可以是我们的贪欲,可以是被我们戒除的对象,也可以是我们欣求的对象,是我们皈依的对象。实际上,佛法也是一种食物,叫“精神食粮”。师父讲的法,除了是语言,是音乐,它还有一个名字——“法乳”。
随着时间的流逝,柱子会生锈,照片会泛黄,人也慢慢变老了,请问,你学佛的心有变旧吗?有生锈吗?有长皱纹吗?没有啊,一个学佛人的心会越来越年轻的。
岁月往一个方向走,学佛的心往另一个方向走。所以,一个人学佛后会“逆增长”,外在的物质变了,发生着“熵增”的变化,但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说,“熵减”的过程就此开始了,因为我们的道路不一样了。
“熵”是一个轨道,“熵增”的那个轨道是越来越散乱,越来越消亡,越来越衰老,最后归于无。但我们皈依三宝后,轨道变了,变成“无量光无量寿”了。
佛陀有没有忧伤的地方?有的。佛陀想把佛法给每一个人,但不是每个众生都能得到它,这种法喜没办法分享的。你想把最好的分享给你最爱的人是分享不了的,因为觉悟的快乐是不能简单分享的。蛋糕每个人都能吃,但佛法的甘露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了解的。
所以,我们要发愿,要趁他睡觉的时候把这个愿力深入到他的梦中。现实世界给不了的,换一个空间,换一个跑道,从“异度空间“给他。他睡觉的时候,你合着掌,回向给他。
发愿很重要的,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叫“愿为先导”,行为有时候还是有障碍的,但愿力是无碍的。
请问,你发美好的祝愿,以美好的心、像春天一样的心回向你的家人,回向你家的祖先,他们能不能收到?能收到的。虽然我们现在处在这个时空,但我们发的愿、我们修法的力量,是可以超时空的,这奥妙不奥妙?蛋糕没有办法超越时空,但我们吃了蛋糕,所感受到的美味是可以超时空回向的。
我们珍爱物质,不仅不否定物质,反而通过自己的生命把物质变得更有效。从物质的三维空间、四维空间,变得五维、六维、七维、八维…变得无量光无量寿,在不同的维度向不同的世界放射。请问佛有没有这个能力?有的。佛典故事里,一只猴子供养佛一捧蜂蜜,他转世生下来的时候,家中的容器里充满了蜂蜜,这就是佛陀的功德。
如果你供养一位阿罗汉,这位阿罗汉证得了法界空性,已经出三界了,那你下世的福报也是很大的。
如果你供养过三宝,那你的福报是挡也挡不住的,为什么?因为三宝的力量是全方位的。观音菩萨有千手千眼给你福报,别人即使用千手千眼挡,也是挡不住的。中国古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思想,有了这个智慧,所以才有了“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境界。
只要走在正因里,结果不求而自得。我们现在往往颠倒过来了,都想要好的果,不想修好的因,这样下去,连修好因的文化都没有了。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 扫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