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
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契约”
我们每次读《地藏经》,都会被地藏菩萨和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大愿所感动。
虽然释迦牟尼佛成佛了、福慧两足了,但祂心中还有牵挂。牵挂谁?是我们众生啊。佛陀已经圆满了,从祂自身来说,不会再有烦恼了,祂的“烦恼”就是忧念我们的烦恼;祂的愿,就是愿我们能得长生,能离苦得乐。
地藏菩萨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成菩提”,这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一种“契约”。这个契约超越生死、超越轮回、超越凡圣、超越时空。
这契约就是佛菩萨的愿力,并且这个愿力是无条件的、震天动地的。所以地藏菩萨“屡发重愿”,祂只负责坚固自己的愿力,不停地给自己的愿力“充电”,而祂要救度的众生却未必会理解祂。
甚至《地藏经》里地藏菩萨还说,“替与减负,或全与负”。不仅要补贴我们福德,还要把我们无量劫所造的恶业背到祂的肩上去。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这些恶业如果压在我们身上,我们无法出头的。就好像在一个沼泽地,我们身陷泥潭,身上又压了很重的东西,那瞬间就不见头顶了。
“因果”作为这个宇宙的法则,它不会消失,但它可以转变形式。佛菩萨以祂的愿力,可以做个微调,让我们在自己所造的这个因果里,暂时得到间隙,同时祂还拉着我们,把我们拉出泥潭沼泽。
每一个生命都有陷阱的,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陷阱。我们的烦恼、我们的痛苦、我们的无知、我们的愚昧……我们种种的贪嗔痴,我们不知道这个状态就是生命的陷阱。
读《地藏经》为什么会感动?为什么会流泪?因为生命圆满的果位,最舒服的、最好的状态,地藏菩萨却舍弃不要,只要看到众生在受苦,他就不忍心撇下他们不管、自己先成佛,执着地要把自己的命运跟这么多苦难众生绑在一起。
PART.02
祂的大愿从未离开我们
佛教里有一个专用名词叫“一阐提”,就是形容一个人坏到连一丝善都没有,不给自己的佛性一丝机会。这样的人有一个名字叫“一阐提众生”,就是极致地坏。
还有一种是极致地好。就像地藏菩萨这样,祂的生命就跟众生绑在一个命运线上,只要众生不离苦,祂就不离苦。这种菩萨就叫“大悲一阐提菩萨”。
一阐提者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
——《入楞伽经·卷第二》
所以,我们读《地藏经》怎么可能不感动呢?讲到底,我们能来做人,都是被地藏菩萨救出来的。我们看到《地藏经》,就叫“见字如面”啊,就好像看到了把我们从地狱中救出来的恩人。天地宇宙间竟然有这样的菩萨,有这样的精神,对苦难众生不离不弃。
说地藏菩萨是“单相思”也好,“单恋”也好,他对我们发的愿只有佛菩萨知道,我们众生不知道的。他无数次救我们,但我们呢?经典里描述叫“旋出旋入”。“旋”就代表非常快又堕落了。救出来是不容易的,但是堕落又很容易。这就代表什么?代表我们会陷自己于地狱之中。
佛菩萨知道啊,祂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所以让我们戒恶修善,引导我们的生命向光明中走。但我们要想知道什么是光明、什么是黑暗,都还要从佛菩萨那里“借贷”很多的智慧才行。
所以佛菩萨来帮助我们,还会受到我们的猜忌、伤害。因为祂爱我们,反而给了我们伤害祂的机会。这就造成了什么?佛菩萨为了悲悯我们,减少我们造恶业的机会,到人间示现的往往都是无威德者,不让我们知道。
佛教在人间等待我们成长多少不容易啊!而且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成长是不能替代的,叫“各人吃饭各人饱”。所以地藏菩萨成佛还是遥遥无期,菩萨一阐提,不要说我们读这部经会流泪,诸佛都会感动得流泪啊!
佛教为什么一直在人间延续到现在?因为佛一直在为我们操心,佛的大愿从未离开过我们。
清凉寄语
清凉寄语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