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听法,别带目的
2017年学习《药师经》的时候,我们的重点是祈祷,大家一起祈祷释迦佛陀《药师经》的大乘功德,超越时空地现前到我们的时空里来。我们众生以虔诚的心来召唤,能灭我们自己的业障,然后佛陀所开显的《药师经》的“软件”,就能够“下载”到我们的身心、“下载”到这个世界。我们学习的时候,实际上技巧的部分很少,重点是大家一起祈祷。
2018年我们学习了蕅益大师《灵峰宗论》中的“示元白”,接着学习了《天台宗纲要》、《佛遗教经》,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在座的佛弟子如果身心很安稳,就没有什么汲汲之心——总是渴求着什么,或者有很明确的目的。佛弟子要听什么呢?听巧妙的言辞吗?如果我们的心个个都像莲花一样,自然而然地开放,沐浴着阳光雨露,安详自在,当下就佛光普照了啊。
无汲汲之心
Part. 2
心无所求,超脱根尘
期待在语言里听到佛法? 不是的。 再巧妙的口舌,也没有办法去比拟佛法的万一。 但是,当心无所求、安安稳稳地不为言辞所动的时候 ,就是心端端正正的样子。 我们更多地是在安住着,我们大众都安住着,不是为了听而听,不是为了追求什么知识、名词在听, 而是处在一种开放的心灵状态。 当心无所求,耳朵完全可以超离出话语,同时我们的心就现量地在那里安安静静地。
心安住
我们的心要不离开佛法僧。作为一种所缘境,法师的话可能并不精彩,但是决不离开佛法僧,大家的耳朵、心缘于这个声音,也不离开佛法僧。所以,当我们的心越来越稳重,越来越不追寻于自己的耳根、眼根,自己的声尘、色尘的时候,我们就会用心去感受,就会让心从色声香味触法中解脱出来。
——三参法师
佛教慧日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