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弘一法师的做人智慧 || 改过十训

2023-10-17 06:59:00 发布: 人气:12
图片



弘一

法师

 



常照己身、修正己身,改变自己

可以从学习弘一法师“改过十训”开始



图片



很多人想要改变自己,想让自己在性格方面,在为人处世方面做的更好,却常常苦于找不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日三省吾身”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常照己身、修正己身,改变自己可以从学习弘一法师“改过十训”开始。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高僧之一。他曾提出“改过十训”的经典之说。


1933年新春伊始,弘一法师在厦门妙释寺作《改过实验谈》一讲。新的一年,对其他人来讲是万象更新,而对弘一法师而言,则是“改过自新”,他总结了十大改过迁善之法,这是弘一法师在他五十年的人生中间,学道总结出来的圣贤之道。



图片


图片

改过十训

弘一法师


余五十年来改过迁善之事,其事甚多,不可胜举。今且举十条为常人所不甚注意者,先与诸君言之。



Part.1

虚 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虚心,我等可以贡高自满乎!


Part.2

 慎 独

吾等凡有所作所为,起念动心,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无不尽知尽见。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引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数语为余所常常忆念不忘者也。


Part.3

 宽 厚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Part.4

 吃 亏

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时有贤人某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Part.5

 寡 言

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Part.6

 不说人过

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上数语,余常不敢忘。


Part.7

 不文己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


Part.8

 不覆己过

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Part.9

 闻谤不辩

古人云:“何以息谤?曰:无辩。”又云:“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余三十年来屡次经验,深信此数语真实不虚。


Part.10

 不 嗔

嗔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弘一大师的改过十训,

是我们修行人、学佛人,

改正自己最切实可行的下手处。

我们应该把这十条教诫

作为做人生路上的基本准则,

并且时常用这十条教诫

来鞭策自己、检验自己。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为什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学会这种生活方式,解脱的果就会现前






相关文章
· 懂得珍爱,回向和平
· 修行要精进,但精进之前需要善知识点化
· 《渊默雷鸣》| 修行路上最有利、最快、最稳妥的方法
· 坚持走下去,此生就有希望终结无量劫的轮回
· 圆瑛大师:修行以念佛最为稳当
· 让心从色声香味触法中解脱出来
· 脱掉自私的“壳子”
· 学佛要慢慢学,慢慢积累体验的资粮
· 修行要有一个为法忘躯的过程
· 原来,得到人身是从持戒中来
· 一个人求道之心所建立的目标
· 每天能发大欢喜心听法,就是大善根
· 自我降伏 “德”润修行
· 有了五戒的功德,那就不一样了
· 把轮回的福报舍出去,得解脱的资粮
· 每一天都要在佛法里很精致、很认真、很虔诚地过
· 修行关要:保持住你对三宝地的珍惜
· 如是三宝、如此皈依
· “虔诚”是一个窍门
· 我们修行为什么有障碍?这部经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