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轮回之苦,是需要系统修学的

2023-11-12 21:30:00 发布: 人气:22
图片
图片







◎  知恩 —— 发起菩提心的引信

           FORIQINGLIANG


任何一个人在怀念父母恩德的时候,都是感天动地的,都会生起报恩之心。如果从报父母恩延展到报众生恩,你的生命就有质感了,开始有菩提心的功德相了,实际上,这就是菩提心发起来了。发起菩提心的引信就是这个,大乘佛法生菩提心的窍诀就是这个。


生菩提心之前,首先要知恩,知恩的这种感觉温暖起来了,报恩的愿力就有了。然后听闻空性的心地妙法,树立起佛性的正知见,大乘道就开始丰富了,开始活起来了。


图片




01

次第修行

厌离心、出离心、菩提心



大乘菩提心的修法,在修行中所占的分量是很高的。相对来说,出离心比菩提心更容易生起,但是我们想一想,我们对这三界生起过出离吗?跟出离心相比,厌离心更容易,但是我们有修习过厌离心吗?我们有认真地思考过为什么要生起厌离心吗?三界如火宅,六道如牢狱,我们无量劫以来在轮回的苦海里头出头没,没有尽头。如果我们不主动从中逃离,它是终结不了的。


所以,轮回之苦、因果不虚都是需要我们系统修学的。学了之后,我们才会对其有所认知,才会对轮回有理性的抉择,才会想要从中逃离。这样,我们就对轮回产生了厌离之心。在厌离心的基础上再提升,逐渐地资粮具足了,就会产生出离心。出离就是不仅能够识别轮回的假象,不被轮回捆绑束缚,而且还要主动寻找方法逃离。


出离心生起之后,我们才能去对治我执、我见。轮回这艘船上的钉、铆,才会被我们一点点拔除。见惑、思惑这些把我们捆绑在三界轮回苦海里的业习,我们才会把它们逐步卸除,这才叫修解脱道。






















02

菩提心

愿菩提心、行菩提心



出家人受的沙弥戒、比丘戒,都是属于解脱道的戒律。持戒就是堵漏,我们生命的福德都漏失到轮回里去了,只有把这个漏洞堵住了,才不会再掉进轮回的苦海,才有了走解脱道的福德资粮。


菩萨戒就属于大乘戒了,知母恩、忆母恩、念母恩、报母恩,这是发大乘菩提心的一个前提条件,并且要数数熏修,熏到一定量上,把这些合格的“零部件”整合在一起,就叫菩提心。


刚起步的叫世俗菩提心。在知母恩、念母恩、忆母恩、报母恩的基础上,推而广之,思维一切众生皆为过去父母,我要把我的如母有情安置于究竟利乐之处,要令他们都从苦海中得到解脱,这就叫世俗的菩提心,也叫愿菩提心。


如果出家了,自己天天在三宝地,在很安全的地方,我们不仅自己享受着这种现前的解脱,还能跟着善知识弘扬佛法,这就叫自利利他了,这就叫行菩提心了。从愿菩提心、行菩提心,福德资粮积累叠加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随着每个人过去善根的不同,成长的速度也不一样。所以,不管出家、在家,大家相互恭敬,因为大家已经到这个解脱地了,谁成长快慢不知道的,都在佛法的阳光中,在佛法的甘露里面,有的善根很大的,甚至一日千里。
















03

厌离轮回

识别、遮止、远离轮回的过患



但重要的是,对于厌离心这门功课,我们要把它做透。就像钻木取火一样,要不停地钻,要把火点起来了才行,修厌离心也要这样子深入修学。为了厌离的相,身心是会有所感受的,重点就是不被轮回绑架,能够识别烦恼魔,识别粗重的我见和身执。


具有厌离心的相,就是可以全部抛弃跟轮回有关的一切,乃至给自己打岔的、不修道的、攀缘于轮回的内容,全都被其视如仇敌。而且不会对世间有那么多的贪执,只要自己的脚踩到轮回的一边去了,马上就会提醒自己。


这样的人,生命内外的境界都是不一样的,神是归元的,六根也是归元的,精神面貌是越来越饱满的,因为他已经得无漏了。只有从内心里厌离轮回,识别、遮止、远离轮回的过患,才会得无漏。得无漏就有无漏的相。



图片
图片




佛法的修习是有次第的。首先要知道轮回的过患,进而生起厌离心、出离心,然后证得小乘圣果。小乘圣果有了,再证悟空性,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谈得上报恩。通过修行证果得道,我们就能救度我们现世的父母,生生世世的父母,乃至法界一切如母有情。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祈愿国泰民安】药师法门修法仪轨
· 解脱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境界?
· 出我执牢笼这个家
· 修任何法,最基础的都是完善的人格
· 戒是修证之本因
· 虚云老和尚: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 修行,是无怨无悔的承担
· 无比尊贵的菩提心,如何发起?
· 修行遇到违缘,别忘了祈祷这位菩萨!
· 这是修行最得利之时
· 求韦驮菩萨,会令出家的缘分越来越具足
· 修行越是往上走,越要以菩提心为基础
· 如何练成一颗理性的婴儿的心?
· 虚云老和尚:怎样学菩萨道?
· 如何求得上品戒?
· 虚云老和尚: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
· 突破我执,修行就是这样简单
· 重温弘一法师的做人智慧 || 改过十训
· 懂得珍爱,回向和平
· 修行要精进,但精进之前需要善知识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