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

2023-10-23 22:51: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图片




静坐不过是教行人返观自性的一种方便方法,简言其要,则在于系念一句佛号(或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皆可),心心相契,念念相续,由心而出,从耳而入,莫令间断。


果能如斯,则更无余缘杂入矣!若能久久不退,弥勤弥专,转持转切,不分行住坐卧,岂觉动静闲忙,便可一直到家,永生安养。居士才觉得有些定明澄澈之境,便生心动念而执著之,宜其不能进步!




图片

静坐宜取乎自然 




图片
图片




静坐宜取乎自然,身体有病,宜适当调养,不必勉强支持,修行用功不拘于行住坐卧也。

悟道不一定皆从静坐得来,古德在作务行动中悟道者,不可胜数。悟道仅为真正修道的开始,由修而证,则神通不待求而自得矣!若专为求得神通而修行,是魔见,为学佛人所不齿者。


参禅、念佛、持咒等一切法门,皆教众生破除妄念,显自本心。佛法无高下,根机有利钝,其中以念佛法门比较最为方便稳妥。居士受持《佛说阿弥陀经》,熟览《印光法师文钞》,若能依而行之,则净土现成,万修万去。



图片




荤食造杀害生,大违慈旨,令人智昧神昏,增长贪嗔淫欲,身后业案如山,冤怨债报,宁有了日!


静坐修行的目的,要了生死荤食则增加无边生死,漏瓶盛油,虚劳精神,智者可以自审矣!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当熟览谛受。


静坐如法,可使四大匀调,促进健康。我佛为一大事因缘降世,垂训八万四千法门,总皆对病开方,果若无病,药何用施?


倘有一病未愈,则不可不服其药。其方在我华夏最灵验者,莫过于宗律教净,以及诵持密咒,以上数方,在此土各光耀一时,目下兴盛见称者,无越江浙


于台贤慈恩,东西密教,大展风光,诸法虽胜妙,唯于宗律二法,多不注意。




图片
图片



嗟兹末法,究竟不是法末,实是人末。因甚人末?盖谈禅说佛者,多讲佛学,不肯学佛,轻视佛行,不明因果,破佛律仪,故有如此现象。大概目下之弊病,莫非由此。既然如是,你我真为生死学佛之人,不可不仔细,慎勿暴弃。


法门虽多,门门都是了生死的,故《楞严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所以,二十五圣各专一门,故云一门深入。若一圣贪习多门,犹恐不得圆通,故持六十二亿恒河沙法王子名,不及受持一观音名号也。







图片

凡学佛贵真实不虚




图片
图片



凡学佛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懔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别无奇特。


本来心、佛、众生原无差别,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有何修证!今言修者,盖因迷悟之异,情习之浓,谬成十界区分。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故不得不尽力行持,消除惑业;习病若除,自然药不需要。


古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喻水遭尘染,一经放入白矾,清水现前。故修学亦如是,情习如尘,水如自心,矾投浊水,浊水澄清,凡夫修行,故转凡成圣也。

图片




但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净土。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


若专参禅,此法实超诸法,如拈花微笑,遇缘明心者,屈指难数,实为佛示教外之旨,非凡情之所能解。


假若当下未能直下明心之人,只要力参一句话头,莫将心待悟、空心坐忘,及贪玄妙、公案、神通等,扫尽知见,抱住一话头,离心意识外,一念未生前,直下看将去,久久不退,休管悟不悟,单以这个疑情现前,自有打成一片、动静一如的时候;


触发机缘,坐断命根、瓜熟蒂落,始信与佛不异。沩山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岂欺我哉!




图片
图片



每见时流不识宗旨,谬取邪信,以诸狂禅邪定,讥毁禅宗,不识好恶,便谓禅宗如是;焉知从古至今,成佛作祖,如麻似粟,独推宗下,超越余学。


若论今时,非但禅门,此外获实益作狮吼者,犹罕见之。其余诸法,亦不无弊病。要知今日之人未能进步者,病在说食数宝,废弃因果律仪,此通弊也


若禅者以打成一片之功夫来念佛,如斯之念佛,安有不见弥陀;如念佛人将不念自念、寤寐不异之心来参禅,如斯参禅,何愁不悟!





总宜深究一门,一门如是,门门如是。


果能如此用功,敢保人皆成佛!哪怕业根浓厚,有甚习气不顿脱乎?此外倘更有他术能过此者,是则非吾所能知也。


每叹学道之士,难增进胜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贪便宜,今日参禅,明日念佛,或持密咒,广及多门,不审正助,刻刻转换门庭,妄希成佛,毫无佛行,造诸魔业,共为魔眷,待至皓首无成,反为讪谤正法!


古云:“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图片


图片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图片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相关文章
· 突破我执,修行就是这样简单
· 重温弘一法师的做人智慧 || 改过十训
· 懂得珍爱,回向和平
· 修行要精进,但精进之前需要善知识点化
· 《渊默雷鸣》| 修行路上最有利、最快、最稳妥的方法
· 坚持走下去,此生就有希望终结无量劫的轮回
· 圆瑛大师:修行以念佛最为稳当
· 让心从色声香味触法中解脱出来
· 脱掉自私的“壳子”
· 学佛要慢慢学,慢慢积累体验的资粮
· 修行要有一个为法忘躯的过程
· 原来,得到人身是从持戒中来
· 一个人求道之心所建立的目标
· 每天能发大欢喜心听法,就是大善根
· 自我降伏 “德”润修行
· 有了五戒的功德,那就不一样了
· 把轮回的福报舍出去,得解脱的资粮
· 每一天都要在佛法里很精致、很认真、很虔诚地过
· 修行关要:保持住你对三宝地的珍惜
· 如是三宝、如此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