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想解脱,
佛法就有用,
这很神奇的。
这几十年我们也在思考,佛法跟世间法到底怎样去对比?在众多的世间法中,佛法的价值是什么?
我们一直都在强调佛经里讲的这句话,“佛法不离世间觉”。世间的觉悟可以通佛法,但是你不能执着在世间法里。因为世间法是有漏法,是轮回法,世间法的呈现本质上还是业力的呈现。
正如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因业力不同,所感受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好比同样一段频率,有的人觉得很好听,有的人就没什么感觉,有的人甚至还会很讨厌。
我们学佛得一点受用的话,也非常希望介绍给这个世间,甚至我们也苦苦思考,怎么向没有信仰的人去证明信仰的力量呢?怎么去启迪他们的信仰呢?怎样让他们相信不生不灭的极乐世界在哪里?
近代西方很多科学家、哲学家也都讲到这个问题:一个人的世界是由他的意识决定的。现代量子力学也证明了观察者的主观性会影响测量结果,中国近代也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
国学大师章太炎曾经连续四个月在地府做判官,当他听到被审判的囚徒说受到了炮烙、油锅、刀山剑树的刑罚时,他就去跟阎王爷求情,能不能不要惩罚他们,撤掉这些酷刑吧。阎王爷说,你自己去看有没有这些。
他听到有人在撕心裂肺地哀嚎,却见不到刑具。于是他就明白了,因为自己没有这个业力,所以看不到,他们所受的种种苦是因为他有这个业力,而不是别人的逼迫。于是亲自写下:“归而大悟,佛典本说此为化现,而无有人逼迫之者,实罪人业力所现耳。”
一个在地狱受苦刑的人,他没有办法向别人证明地狱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有刀山剑树的,因为你没有这个业力。
同样的道理,一个证得解脱的人,也很难向别人证明解脱是什么境界。
乃至一个人修行积累了身口意的功德,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分清净法身德,具有声闻乘的资粮道,甚至是具足了大乘菩萨的资粮道,是无法向一个不具有这种功德福报的人去证明的,因为两个人所呈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所以,面对一个沉溺在贪嗔痴的执着里,完全没有出离心,对轮回毫不怀疑的人,你告诉他轮回是虚无缥缈的,如梦幻泡影,解脱是真实的,他是没办法理解的。更不要说把诸佛菩萨殊胜无漏的世界,介绍给一个不信佛的人,没有业缘,他是见不到的。
一个人的知见,是由他的意识决定的。如果两个人之间没有共同的意识,不可能会有共同的见解。这是一个很可悲的事实,你想救自己的爸爸妈妈也不可能,除非他信佛了,你们之间具有共同的信仰。
六祖大师圆寂前对哭泣的弟子说:“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汝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无来无去。”
懂我的人就知道我去哪了,不懂我的人你们在哭什么?我已经修行成就了,已经瓜熟蒂落此生圆满了,过去、现在、未来我都能够照见了,生死也早已超越了,你们还替我哭?你替你自己哭吧。
佛陀在《金刚经》里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音声、色都是生灭的,生灭的只能见生灭的,不可能见到无去无来的。无所从去、无所从来、如如不动的法界体性,这不是生灭的因所能见到的。
所以,我们要虔诚地信仰,要沉浸到佛菩萨的语境里来,在三宝地里奉献自己,每天不离听经闻法,这样诸佛菩萨的世界观才会慢慢进入我们心里。以后我们所得的,就是与三宝同见同行、同因同果。未来当你解脱的时候,所有跟你有缘的人都会见证你的解脱,而无缘的人,仍然不知不见。
不是佛菩萨有私人的情感,给谁解脱,不给谁解脱。修行是无私情可论的,还有三宝住在世间,我们每天还能戒恶修善、忏悔业障、积累资粮,天天闻法思考大道,这就是佛陀的大慈悲,我们要好好珍惜。
佛来娑婆是为了什么?
她冲进火海救出孩子